清大奈米工程與為系統博士許又仁,帶著本就是農家子弟對於土的熱愛與堅持,創立以微生物技術、農業科技為核心,且以永續農業為志業的的「元沛農坊」,許又仁將其定位為「社會企業」,企圖將農業物聯網的技術導入農家,解決傳統上無法解決的困難,也替面臨高齡化與缺工危機的農業,帶來一線生機。
台灣每年約有 300 萬公噸的廢棄稻稈及稻殼,稻 (稈)殼處理之方式包括就地掩埋、直接燃燒等;稻稈分解不易,腐熟過程中易產生厭氣環境而影響作物根系生長,燃燒稻草則造成空氣污染且引發交通事故,如能將稻稈及稻殼以不同方式再利用,將可為農業廢棄物另覓一條出路。
7月19號花蓮縣玉里鎮由玉溪地區農會攜手元沛農坊社會企業、德國騰德姆斯集團、工業技研究院以及中興大學一同舉辦稻殼還田倡議行動,以稻殼與碳化稻殼,結合先進的衛星定位技術,在一公頃大的土地面積繪出德國集團logo與黑熊腳印,讓地方農民攜手企業社會責任,倡議永續農業在玉里地區生根。
參與倡議的單位橫跨台灣的社會企業、非營利財團法人、以及農業頂尖大學,各自提供了一部分的資源,串聯了玉溪農會落實三個以上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未來將有機會鼓勵更多外資企業進一步關懷台灣的土地,透過國際資源讓台灣的環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