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文學河畔

陪你讀的書-許悔之《但願心如大海》

2019/06/28
單元介紹

許悔之寫給媽媽的信提到:
大概四十歲以前,我的心常常住在一些情緒裡,比方說,憤怒、恐懼、焦慮、偏執、激動,有時感到自己像溺水般的憂鬱。

 

我花了很長的歲月,才學會跟這些情緒相處,找到一些平衡之道;但有時我越想控制、消減這些情緒,它反而累積,有時候爆發,我都覺得自己像是餓鬼或阿修羅。甚至以前別人的言語或行為,如果我覺得有惡意,我就會很生氣,然後反擊;我花了四十年,在學習認識自己。
 

我還以為,那些情緒是「我」的生命呢。所幸,很負面情緒的時候,我都讀經,譬如,普門品、金剛經,或默誦心經。總是有用,因此我還算能夠平衡。
 

這幾年,我多了一些進步。不等情緒生起並蔓延擴大,當有不快樂的事發生,我都去想像,這些是幻化而已,像大海裡的一個小泡沫,一下子,就會過去。因此,也就沒什麼好罣礙、生氣或恐懼。

 

我常常去想,生生世世以來,不知道「自己」有過多少負面情緒,但又有哪一件是此生的「我」記得的呢?既然如此,我為什麼要浪費那麼多生命住在情緒裡?


《金剛經》中,佛陀回答須菩提如何處理自己的心,媽媽,要理解佛陀所說的「空性」,們可以從想像自己的心是無邊的大海開始,這個那個不如我們意的總總,都只是瞬間生滅的泡沫而已。
 

媽媽,一瓶墨水是沒辦法把大海染黑的。
 

我們的心真的像大海,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大海。
 

 

留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