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留才與攬才,教育部推動「玉山計畫」,在與國內大學座談溝通後,最終版本出爐,在「攬才」部份,大學聘請國外學者或國內業界頂尖人才為「玉山學者」,每年年薪最多500萬元,一次核給3年;在「留才」部分,國內學者以「彈薪」薪資加薪,教育部和學校對出各半。「玉山學者」各校需於4月30號前將申請書函報教育部。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受訪表示,玉山計畫草案包含「國內留才」和「國外攬才」,但經教育部舉行公聽會與各大學討論後,發現各校情況和延攬人才的規劃都不同,決定將玉山計畫作一些調整,國內「留才」適用彈性薪資方案;而延攬國外人才或國內業界頂尖人才則適用「玉山學者」或「玉山青年學者」。
在「攬才」部分,姚立德指出,學校延攬資深的「玉山學者」,年薪最高可達新台幣500萬元,一次核給3年,若延攬新生代的「玉山青年學者」,年薪最高可達150萬元,一次核定5年,兩者都可申請每年至多150萬元的行政支援費。「玉山計畫」教育部預計提供100個單位,1個單位就是一個「玉山學者」,但1個「玉山學者」員額可換3個「玉山青年學者」,教育部會先預核20%,人選不用報教育部,讓大學可及時搶才,其餘國際攬才計畫4月30號截止申請。
在「國內留才」部分,姚立德表示,各大學除了可運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一部份補助經費的20%作為學校人事費或教師加薪使用,「玉山計畫」也有經費補助大學國內留才,只要學校幫老師每個月彈性加薪超過新台幣3萬元,增加部分將由學校及教育部各付一半。他舉例,例如學校要多給一個教授10萬元,超過彈性加薪3萬元的7萬元,學校和教育部各付3.5萬元,因此加薪的10萬元,由學校出6.5萬元,教育部出3.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