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彰化啟動校園種電第二期計畫

2018-06-25 發佈 劉文珍 彰化
彰化縣校園種電有成

彰化縣校園種電有成

彰化縣政府25日啟動校園種電第二期計畫,共計有58所學校參加,回饋比例為18%,彰化縣長魏明谷表示,希望透過校園種電,讓每個學校在未來20年都有穩定的財政收入。

 

彰化縣長魏明谷表示,彰化縣在104年開始推動校園屋頂全面種電,第一階段已經有187所學校參與,回饋金比例24.3%,進帳超過一億元,是全國第一,其中獲得最多回饋金的是北斗國中、南興國小、僑信國小、湖東國小及湖北國小,回饋金目前累計已超過百萬元。

第二期計畫,魏明谷縣長進一步說,共有58所學校參加,回饋比例18%,屬於施工比較困難的地方。第三階段將針對學校風雨球場或是運動空間場域進行全面種電,目前約有43所學校有意加入。他期許透過校園種電,讓每個學校在未來的20年都有穩定的財政收入。

魏明谷縣長指出,彰化縣率全國之先進行校園種電,校園種電回饋比例也為全臺最高,縣府是以公開且集體式的公開標租策略,讓廠商降低成本,提高回饋金比例,且縣府是零出資,是將場域及屋頂租給太陽能業者建置,這些收入都留給學校自行運用,希望除了能挹注學校活動經費支出之外,縣府也結合風力風電的印花稅及未來營運後所產生的營業稅等相關稅收,用於挹注學童綠能午餐、並照顧老人福利及交通建設。

元晶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國榮表示,全臺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地區會在彰濱工業區的崙尾東區,占地約360公頃,預計發電量350MW,明年動工,明年底完成,建造一個85 MW的太陽能光電廠,總投資金額近45億元,公司也是設在彰化,將來電力收入所繳的營業稅,如果中央沒有意見,也將貢獻給彰化,今天完成簽約後會盡全力把最好的太陽能設備、最好的發電效果放在彰化縣的學校屋頂,繼續在太陽光電領域努力。

彰化縣政府自104年推動校園種電計畫,由縣府統一辦理標租與簽約,租賃期間由「廠商全額負擔」建置及維護相關費用,售電所得到的回饋金創造額外的收入。第一期計畫於106年底完成187校199案場488棟校舍屋頂裝設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總設置容量達31.41Mwp,迄今已進帳1億元以上,彰化縣與其他縣市做法不同,回饋金分毫未留於縣庫,全數轉撥學校校務發展使用。其中北斗國中、南興國小、僑信國小、湖東國小及湖北國小等校回饋金目前累計已達百萬元以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