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推動魯凱族文化教育 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揭牌

2018-07-23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推動魯凱族文化教育 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揭牌

推動魯凱族文化教育 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揭牌

位於臺東縣達魯瑪克部落的大南國小,自去年試辦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轉型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與部落攜手發展具魯凱族文化特色的教育課程,今(23)日正式揭牌。

達魯瑪克部落是臺東縣內唯一的魯凱族部落,保有特殊的族群文化與傳統精神,不僅每年7月辦理的小米收穫祭曾獲Discovery頻道深入記錄,並積極推動綠能,在日前成立全臺灣第一家社區公民電廠。

為強化學子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自信,位於部落內的大南國小除了推動幼兒園沉浸式族語教學,去年更發展民族實驗教育,成為縣內第5間原住民實驗小學。

校長彭志宏表示,過去試辦的一年當中,校方不斷與部落耆老對話學習,並向各領域學者請益,歸納出樂舞文化原創工藝文史溯源社會制度歲時祭儀部落生態等6大主題30個單元的課程內容,緊扣族人從大自然發展出的生活智慧,設計規劃一至六年級的主題文化課程。

他強調,因時代變遷,原住民文化式微,希望經由實驗教育,營造貼近族群文化生活的學習模式,致力復振語言、扎根文化,更要使學力提升,讓學生在學習祖先延續至今的傳統智慧後,從中了解自身文化的價值,找回自信,快樂學習,「學得更多,也學得更好。」

前往揭牌的縣長黃健庭認為,傳統文化的延續與扎根,本應自然發生於家庭及社區,雖然學校接手規劃系統性的學習模式,仍鼓勵部落家庭要持續承擔起傳承文化的責任,而學校則應在推動實驗教育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基本學力,為部落培養全方位的人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