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全球首創樂器銀行 2年助偏鄉49校吹奏樂章

2018-11-27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教育部長葉俊榮與花蓮縣見晴國小同學合影

教育部長葉俊榮與花蓮縣見晴國小同學合影

教育部委託實踐大學成立全國第一、也是全球唯一的「樂器銀行」,將各界捐贈的樂器維修、整理後,透過媒合平台,送給需要的偏鄉學校,讓孩子學習音樂,兩年多來已經收到高達1507筆樂器,成功媒合49校、567件,讓原本不再使用的樂器,繼續在偏鄉吹奏美妙的樂章。

來自屏東縣同安國小的管樂團,在教育部舉辦的2018偏鄉音樂會中,帶來高水準的表演,校長蔡信東表示,9年前因為莫拉克風災收到一筆善款,為了幫助孩子重拾信心,成立管樂團,多數樂器隨著時間久遠而生鏽,有三年的時間,都要跟隔壁學校借長號,後來向樂器銀行申請,獲得長號、單簧管、薩氏管、小號及圓號等十多支樂器,讓管樂陣容更堅強。

教育部長葉俊榮出席偏鄉音樂會,欣賞孩子的表演。葉部長表示,樂器銀行的做法讓閒置樂器透過維修、媒合,送到偏鄉讓孩子使用,實在是非常美好。教育部推動美感教育、藝術教育,在台灣各地扎根,即使是偏鄉也不打折。

除了同安國小之外,新北市雙溪區的牡丹國小、花蓮縣見晴國小都獲得樂器銀行贈送樂器,本次也受邀演出,博得滿堂彩,牡丹國小輔導主任徐愛鈞表示,學校孩子至少都會演奏一百首曲子,除了西方樂曲之外,台灣傳統歌謠也都沒問題,孩子在家可以拉奏樂器,爺爺奶奶唱歌,促進了親子的關係,也讓音樂從學校走進家庭。

樂器銀行計畫主持人、實踐大學教務長歐陽慧剛表示,歡迎各界捐贈閒置樂器,幫助偏鄉孩子有機會學習,讓音樂陪伴他們成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