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環保團體今天(26日)召開記者會,公布「2018十大綠能假新聞」,指出太陽能光電有毒,會汙染環境、太陽能板不能回收等,都是假新聞,希望要有正確觀念,民眾不要被誤導,並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指出,2018年綠能假新聞充斥,包括製造太陽能板很耗電又不能回收,太陽能光電有毒,清洗會汙染土地等,環團出身的立委陳曼麗表示,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另外,網路還指出,為了配合光電埤塘施工,而將埤塘排水是浪費水源,聯合再生能源公司專案經理林家政表示,其實施工是配合農事的曬土時間,原本就要放掉水,而非為了設置太陽能板才抽水;至於網傳風機在轉,但是電錶電量是0,根本沒有發電,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如萍表示,兩個設備分屬不同公司,風機是鹿威公司,但是電錶表示台電的,鹿威的發電量當然不會顯示在台電的電錶上。
還有消息指出,離岸風電每度5.8元比歐洲國家貴,總花費還要上兆,事實上,歐洲國家也是超過10年電費才逐步遞減,且上兆花費是20年分攤,加上前期費用是廠商投資,因此沒有2兆元全民買單的事。
另外,網路指出台灣夏天沒風、冬天沒光,發展再生能源不可行,還有去年的815大停電是因為缺電等,映發科技公司總經理李喆龍表示,能源供給是複合性的,風力與光電可以互補,才能提升能源自主,至於跳電不是因為缺電,而是集中大型機組管理不善,未來建議可以分散發電,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