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卸下補位人生 蘭嶼中學退休校長盼實驗教育翻轉蘭嶼

2019-08-06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前蘭嶼中學校長楊瑞良(右)今年退休,由於蘭嶼對外交通不便,他形容任職4年像體驗了一場「補位人生」,他也期盼經由民族實驗教育,能真正翻轉蘭嶼教育現況。

前蘭嶼中學校長楊瑞良(右)今年退休,由於蘭嶼對外交通不便,他形容任職4年像體驗了一場「補位人生」,他也期盼經由民族實驗教育,能真正翻轉蘭嶼教育現況。

教職生涯首次出任校長就選擇離島蘭嶼,今年退休的前蘭嶼中學校長楊瑞良說,由於對外交通不便,4年下來像體驗了一場「補位人生」,他也認為,蘭嶼中學實施民族實驗教育,象徵蘭嶼的教育邁入下個階段,將文化融入教學,才能真正翻轉教育。

 

原本在彰化二林工商任職30年的楊瑞良,4年前拖著一只行李箱到臺東報考校長,在蘭嶼完成了他教職生涯中唯一一任校長職務。被問到是甚麼吸引他去蘭嶼,楊瑞良說,「不知道,接到公文就去考,考了就上了,上了就去,一去就是4年。」

 

在蘭嶼這4年,楊瑞良形容像經歷一場「補位人生」,由於對外交通不便,常因天候因素導致海空交通中斷,到機場補位有時一等就是4、5天還沒辦法進去,冬天風浪大,改坐船也不一定有開,他說,這種「無法預測」的生活常態,讓他體悟到了蘭嶼人「不計畫」的人生態度。

 

「還沒做之前,不會輕易確定計畫」,不同於一般人先排定計畫再去執行,楊瑞良說,據他觀察,在充滿變數的環境中,蘭嶼人既使有想法,也不輕易說出口,就怕計畫好的事,因為各種不確定的因素而中止,於是慣於「等待」,時機到了,做就對了。

 

如今從「補位人生」中退位,楊瑞良希望大家不要對蘭嶼人有所誤解,而是環境造就了這獨特的生活習性。

 

另外,楊瑞良將蘭嶼的教育分成2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從半世紀前白冷會神父紀守常到蘭嶼宣教,致力使教育的種子在當地萌芽,接著經過許多教育工作先進及夥伴的努力,蘭嶼中學自去年轉型為「TAO民族實驗教育高級中學」,使蘭嶼的教育邁入第2個階段。

 

楊瑞良舉例,蘭嶼的孩子聽不懂「太陽下山」,蘭嶼四周都是海,應該要講「太陽下海」才對。他說,蘭嶼的孩子不是不聰明,但生活經驗、民族文化截然不同,長年使用主流文化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反而讓孩子在學習上產生無助感。

 

他表示,推動民族實驗教育後,首先針對教師進行增能,學習蘭嶼當地文化,進而融入教學之中,與學生的生活背景產生聯結,既使未來的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他相信這才是真正翻轉蘭嶼教育的開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