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海洋保育、生態教育,臺東縣政府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合作,計畫在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復育「硨磲貝」,今(31)日邀請富山國小學童一起移植硨磲貝幼貝,盼能順利復育,打造硨磲貝的海底花園。
臺東縣農業處今年爭取到海洋委員會補助69萬元,縣府自籌3萬8000元,辦理「臺東縣硨磲貝復育計畫」,並與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合作,今日由縣長饒慶鈴率領富山國小學童前往富山漁業資源保育區,親手移植21顆2到3年的硨磲貝幼貝,最大的殼長有20公分。
「硨磲貝長得好像潛艇堡!」五年級的葉書亞說,從小住在富山村,小時候常和阿公阿嬤到護魚區玩,當時經常看得到硨磲貝,但現在數量慢慢減少了,所以更要保護快滅絕的生物。
校長廖偉民表示,過去硨磲貝是海邊常見的生物,為了讓孩子找回以前老人家在此地生活的環境,繼野放海龜後,再次帶領學童參與移植硨磲貝的活動,學習環境教育跟生態永續的概念,思考如何與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生物共存,讓未來的子子孫孫都能看到美麗的海洋生態。
高雄水試所主任翁進興說明,移植的硨磲貝是由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人工繁殖,經過DNA鑑定結果,臺東與澎湖的硨磲貝是屬於同一系群;經過澎湖水試所掌握的技術,在種貝原生棲地海域海底取得精、卵,直接在試驗室育成硨磲貝,不必將種貝撈捕上岸,造成種貝的傷害損失。
縣長饒慶鈴表示,硨磲貝成長速度非常緩慢,容易被自然界其他物種侵害,她呼籲民眾到保育區觀察潮間帶生態時,應聽從管理單位的勸導,暫時不要進入硨磲貝移植所在的潮間帶,攜手守護硨磲貝,讓富山保育區成為最佳的海洋生態教育推廣地點,達到保育、遊憩雙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