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大學新鮮人的孤立感 身心科醫師建議多了解、接納自己

2020-08-06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即將步入大學的新鮮人,脫離國高中制式的群體生活模式,在迎來「自由」的同時,卻也有不少學生產生適應上的問題,衛福部臺東醫院身心科主任鄭映芝說,大學新鮮人的孤立感和茫然感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她建議要試著更了解自己,進一步建立自我價值感。

 

以往在國高中階段,一到學校就得和同班同學相處一整天,日復一日的群體生活中,「交朋友」看似自然而然,但到了大學,選修課不一定會遇到同班同學,必修課下課後也可能鳥獸散,各自在不同群體中尋找歸屬感,此時或許會感到建立人際關係好像比想像中更難,或是外宿後發現不知該如何融入班上同學。

 

鄭映芝說,義務教育過程中,教學生遵守群體規範也講究團體合作,卻沒有教學生如何在一個「沒有固定規範的群體中和他人相處」,因此,有些個性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在這樣的小型社會中容易出現適應上的問題,進而產生孤立感和對未來的茫然感,甚至因為適應不良求助身心科。

 

鄭映芝說,某一部分的適應問題,可能來自於不了解自己的個性,甚至焦慮的認為「會不會是我個性不好」,她建議,上了大學後,可以多花點時間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個性,並且接納自己。

 

「不管現在妳是怎樣的妳,都要喜歡妳長成的樣子,妳長成的個性。」若對人際關係感到焦慮,不妨多充實自己,學著和自己相處,慢慢建立自我價值感,鄭映芝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成長的節奏,最後也會有自己人生的定位,「不要急,自在最重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