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含鈀金屬廢棄物回收 大葉大學李清華院長獲專利

2021-02-01 發佈 任容 彰化
大葉大學工學院長李清華(右2)帶領學生研發貴金屬回收  (照片: 大葉大學)

大葉大學工學院長李清華(右2)帶領學生研發貴金屬回收 (照片: 大葉大學)

「鈀」是一種稀少貴重的金屬,也是臺灣所缺乏的天然金屬資源,主要應用在汽車工業的廢氣淨化催化劑、航空工業的發動機火星塞電擊以及石化業的催化劑等地方,傳統的「鈀濕法」回收方式會使用王水當作浸泡的液體,王水的腐蝕性相當高,回收過程中所產生的化學廢棄液體會對環境產生危害,因此,大葉大學工學院院長李清華帶領環境工程系研究生方姿嵐、胡竣瑋及張郁奇等人,研發如何讓鈀金屬的回收方式更友善環境,並獲得「含鈀廢棄物回收方法」的技術專利。

 

大葉大學李清華院長表示,實驗室從收集含鈀的廢棄物開始,進行成分分析,先將鈀廢棄物研磨成粉末,緊接著將鈀廢棄物的粉末放入鹽酸浸漬劑中,再加入催化劑,過濾後會得到含鈀與鋁浸漬液,再把浸漬後所獲得的含鈀、鋁浸漬液以氨水調整其PH值,此時可以回收鋁,並得到含鈀濾液,最後,再把含鈀濾液予以晶析,經晶析後就能獲得純化且可回收的鈀。

 

相較於傳統用王水浸漬的回收方式,實驗室所研發的「含鈀廢棄物回收方法」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較小,這項「含鈀廢棄物回收方法」的技術已取得專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