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飛舞的珍珠」美稱的蘭嶼特有種珠光鳳蝶,以及灣本島的黃裳鳳蝶,近年因食草植株減少、棲地遭破壞,這2種蝴蝶大幅減少,美塔魔法學校創辦人李偉俊推動「臺灣寶珠計畫」,12處基地已有2處成功自然復育黃裳鳳蝶。
珠光鳳蝶、黃裳鳳蝶近年因食草港口馬兜鈴減少、棲地遭破壞,在臺灣本島和蘭嶼地區已不常見,這2種蝴蝶被列入臺灣保育類(黃裳鳳蝶)和世界保育類(珠光鳳蝶)昆蟲名錄中。
為推動復育,國立臺東大學教授、美塔魔法學校創辦人李偉俊去年發起「臺灣寶珠計畫」,與臺東育仁中學合作,設立珠光鳳蝶保育教室,並在保育教室外圍開闢馬兜鈴種植園區,復育牠的亞種、二級保育的黃裳鳳蝶。
他指出,目前在臺灣本島已有12處黃裳鳳蝶復育基地,包含臺東大學知本校區 (美塔魔法學校)、高雄師大燕巢校區、桃園市立新明國小、桃園市立新屋國小、臺東育仁中學、高雄市國昌國中、右昌國小、臺東縣長濱鄉古榕映水生態園區等。蘭嶼則有3處復育珠光鳳蝶,分別是蘭嶼中學、椰油國小、東清國小。
「太驚喜了!」李偉俊說,日前分別在長濱和臺東大學的美塔魔法學校基地,吸引黃裳鳳蝶到訪,看到牠們翩翩飛舞讓人振奮,希望這些基地都能在很快時間內看到「飛舞的珍珠」。
李偉俊表示,珠光鳳蝶是特有亞種,分布在蘭嶼,其他地方不常見,展翅長約12至18公分,又稱鳥翼蝶,成蝶後翅在逆光下會閃現珍珠般光澤,因此被取名珠光鳳蝶,與黃裳鳳蝶長的相似。
李偉俊說,受限保育法令,珠光鳳蝶無法移到本島復育,該計畫復育與牠相似的黃裳鳳蝶,藉此讓更多人瞭解珠光鳳蝶的珍稀特性和生態意義,喚起對保育的重視。
李偉俊指出,初期工作重點,是到校園落實這2種蝴蝶生態保育的推廣教育工作;其次在校園的適當地點,普遍種植蝴蝶幼蟲的食草港口或卵葉馬兜鈴,與各種可引蝶的蜜源植物,接著進行自然吸引和復育珠光鳳蝶的表親黃裳鳳蝶,一旦成功,便可奠定未來該計畫在蘭嶼地區進行全面復育珠光鳳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