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防災減災兼具環境保育 北市河川整治導入生態檢核機制

2021-08-06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土石流潛勢溪流桃源溪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桃源國小後方

土石流潛勢溪流桃源溪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桃源國小後方

臺北市北投區桃源國小後方的桃源溪,為臺北市土石流潛勢溪流,為減輕工程對原有生態環境棲地的影響,臺北市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特別於「工程全生命週期」皆導入生態檢核機制,組織生態團隊,辦理生態諮詢、生態調查、工程各階段生態檢核作業,運用因地制宜的原則,考量物種類別、水理特性、地形地質條件及安全需求等,依「迴避」、「縮小」、「減輕」、「補償」之優先順序,實施生態保育措施,除了以生態手法整治溪溝外,也為在地生物打造了安全的棲息地,落實防災與生態共好的目標。

 

大地工程處表示,桃源溪周邊環境昆蟲及爬蟲類種類豐富,尤以蜻蜓及蝴蝶為大宗。為了營造自然錯落的多孔隙環境,減輕溪流整治工程對原有環境的影響,採用現地石塊和竹管來施作護岸,同時也保留部份邊坡,讓溪邊的生物可以覓食或飲水。此外,施工期間採上游往下游分段施工,並設置生態暫置池,使生物不受施工影響,另保留溪中巨石,以利水流激盪,營造「深潭」、「淺灘」、「落瀑」等多樣化生物棲息空間,並透過生態調查滾動式調整,於溪溝種植水丁香、大安水蓑衣、光葉水菊等水生植物,利用蜜源植物促進生態復育。

 

溪流整治工程竣工後,大地工程處也持續進行生態調查及監測,觀察生態復原情形。根據觀察記錄,包括福壽螺、川蜷、澤蛙、短吻紅斑吻鰕虎、粗糙沼蝦、杜松蜻蜓、紹德春蜓、幻蛺蝶及端紫斑蝶等物種數量的數量,較施工期略有提升,顯示復原情形良好。

 

大地處土石流防治科朱信安科長表示,以往工程將需求擺在第一順位,但近年來導入生態檢核機制後,大家的思維產生變化,會將生態結合工程一併思考,在達到防災、減災功效的同時,也與自然生態、環境及環境教育等元素相結合,實踐友善環境的永續精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