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遠離偏頭痛 打破迷思治療新觀念

2021-08-14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分享偏頭痛治療概況

台灣頭痛學會陳韋達理事長分享偏頭痛治療概況

許多民眾對於偏頭痛存有迷思,容易誤解偏頭痛是「症狀」而非疾病,對此臺灣頭痛學會特別舉辦「偏頭痛精準治療新觀念」衛教記者會,提醒民眾遭遇偏頭痛時切勿忍耐,應規律記錄頭痛狀況,並且尋求相關的醫療資源協助,以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列為10大健康疾病之一,根據最新《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偏頭痛高居導致失能的疾病第2位長達30年,而對於15到49歲的年輕族群,更是造成失能、殘疾的第1大原因。在臺灣大約有180到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發作時常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同時偏頭痛可能引發精神及睡眠方面相關合併症,如憂鬱、焦慮及失眠等症狀,是不容小覷的疾病。

 

臺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表示,在臨床治療上,發現許多民眾對偏頭痛存在迷思,包括誤解偏頭痛是「症狀」而非疾病,事實上偏頭痛已被確認會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等問題,同時也有民眾認為偏頭痛喝咖啡就會好,其實過度使用咖啡因或是市售含有咖啡因的止痛藥,都可能造成偏頭痛更加惡化,所以鼓勵民眾還是應該尋求正式診斷,近年偏頭痛預防治療也朝多元化發展,除了原本需每日服用的藥物,也出現較長效的針劑型可供選擇,病患應與醫師討論自身狀況,以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臺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指出,「頭痛日記」也是診治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除了有助於醫病雙方了解頭痛規律等情況,更能幫助掌握疾病的發展、預期頭痛的發生,進而給予合適的治療工具,另外正常作息、規律運動以及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也都是對抗疾病的不二法門,呼籲病友們要適時調節生活壓力,及早遠離偏頭痛的危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