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金車公布調查 高達8成6青少年認為國際事務是生活常識

2021-11-24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金車公布調查 高達8成6青少年認為國際事務是生活常識

金車公布調查 高達8成6青少年認為國際事務是生活常識

全球化的影響,跟世界交朋友已經成為趨勢,但國內學生是否具有國際觀?金車文教基金會就針對青少年進行國際素養知能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8成6的學子認為,了解國際事務是具備生活常識的基礎。

 

隨著全球經貿發展越來越緊密,國際素養已經成為現代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根據金車文教基金會調查,雖然有8成以上的青少年認為語言能力不足會是阻礙,但也有超過8成的學子認為了解國際事務是生活常識,創歷年來新高。總幹事曾清芸表示,因為疫情關係,學子認為國際事務不再只是要學英文,更可以是任何事情都跟生活有關,至於語言,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語言絕對是很必備的,但是現今已有多元管道可運用,語言僅是基礎,必須要有多元識讀的能力。

 

臺北市立華江高中三年級楊朝翔同學則表示,在疫情期間,隨著網路使用時間增加,開始養成固定閱讀BBC、CNN國際新聞的習慣,不僅提升不少國際素養,外語閱讀能力也有所進步,目前最關注的議題是醫療與金融。另外同樣也是三年級的廖信雯同學也表示,最想去剛果或是肯亞等非洲國家進行志工服務,希望能幫助當地社會資源較匱乏的人們,同時體驗當地多元文化及民俗風情,並增進自己的國際素養能力。

 

另外與歷年調查結果相比,國際社會福利協會陳芬苓理事長指出,青少年認為除華語、英文外不需再學習任何語言比例自2019年的14.8%大幅上升至35.2%,但臺灣身為島國,主要經濟仰賴出口導向的國際貿易,未來如何提高青少年願意學習多國語言的意願及環境,將是重要的議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