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學年度起,本土語言將全面納入國中小及高中必修課程,原住民族委員會為了解決部分學校找不到族語師資的困境,組成共學聯盟直播授課,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今天(21日)特別前往直播攝影棚,觀看原住民族語共學過程,勉勵學生要快樂學習族語,並使用在日常生活中。
為了確保原住民學生學習族語的權利,原民會從105年開始推動原住民族語直播,協助沒有找到族語師資的學校組成共學聯盟,透過即時影音傳播及運用視訊設備進行族語教學。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表示,原住民族的人口分布已經分散在全臺各角落,特別是半數以上都在都會地區唸書,但沒有辦法讓每一個學校都能有族語老師可以現場授課,才想出直播共學的方法。
這項計畫推動至第5年,已經有280校參與、272個共學群組,目前全國師資共有74名,其中海岸阿美族語教師林錦宏表示,直播有影像與聲音,較能吸引學生,對於老師來說也很實用,因為教學可以被記錄下來,後續可反覆觀看且做適當修正,甚至可以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將族語擴及全國性而不是侷限在地區性,也期望讓各地的原住民族小朋友,都能有學族語的權利,並將族語普及化。
林錦宏老師在授課時多半採取日常生活用語,像是今天的課程以三餐為主題,林錦宏老師說,如果孩子連三餐用語都不知道怎麼說的話「很可惜」,因此就教孩子們餐點要怎麼說、要如何表達自己想吃的東西。另外不一定是要在學校學族語,希望父母親在家也可以用簡單的族語跟孩子對話,避免讓孩子太依賴教師。
原民會強調,本土語言中的原住民族語都會請學校提早兩個月排課,且只要各校在排課時,將族語安排在正課時間授課,就會優先安排原住民語教師,目前272個共學群組已經有半數以上都在正課時段教學,另外也會提供直播共學專用教材讓師生使用,藉此增強學生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