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陶博館首屆卓越獎徐永旭個展 用生命力展現陶藝蛻變

2022-05-03 發佈 王芓諭 臺北
陶博館首屆卓越獎徐永旭個展 用生命力展現陶藝蛻變

陶博館首屆卓越獎徐永旭個展 用生命力展現陶藝蛻變

「臺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得主徐永旭,將自己的藝術人生公開展出,從即日起到8月28日,以「創作回顧展」的方式,在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盛大展出,現場共有47件立體陶藝作品以及2件畫作,呈現他長年來藝術實踐的精髓、蛻變。其中戶外陶瓷藝術園區展出《2019-1》,高度達近5公尺,是徐永旭創作至今最大型作品,遠距可觀看創作造型的視覺張力,近距可探究綿密陶土的延展秘訣,歡迎民眾前來欣賞。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徐永旭與陶博館的淵源非常深厚,自中年專職創作陶藝後,2004年即獲頒陶博館主辦第一屆的「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評審推薦獎,並參與「形塑無疆—臺灣當代陶藝進行式」、「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聯展,也多次擔任陶博館辦理競賽展的評審,應邀參加工作營等,無論在國際競賽展、國内大型陶瓷雕塑展等展覽,都能看見老師的精彩作品,藝術成就備受當代陶藝界推崇與肯定,獲頒本屆臺灣陶藝獎卓越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這次陶博館經歷2年的籌備後,完整展出徐永旭旺盛創造力走進陶塑的當代藝術歷程,遠觀或近探各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早期創作《滴》以柔和婉轉的靜態外形,獲得臺北市美展「陶藝類特優首獎」。開啟動感創作風格的《白色樂章—共舞》、《夜舞》、《精靈之舞》等,宛如栩栩如生的曼妙舞姿。《風雲際會》、《戲劇人生(三)》等繪有金色面具,令觀者猶如置身古希臘戲劇誕生的雅典劇場。進入公共藝術領域的巨型雕塑《如皇》、《似后》,以人體軀幹與豎著腳跟的座椅結合,暗示「邀人入座」的姿態,塑造作品與觀者間的張力,吸睛程度破表。

 

近期徐永旭老師在陶博館玻璃長廊現地創作,首度嘗試以懸掛式由上往下反覆捏塑推接,實驗性作品長達約30公尺,想要一睹最新作品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前來參觀。另外,關於「臺灣陶藝獎卓越獎座談會」,徐永旭與藝評家廖仁義教授、溫淑姿副研究員對談,並和民眾分享嶄新陶藝概念,也很歡迎大家至粉絲專頁線上觀看,更多的活動及詳細資訊可上陶博館官方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