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消基會檢測市售免洗筷 呼籲民眾養成自備餐具習慣

2022-06-10 發佈 石耀宇 臺北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10日)公佈市售免洗筷抽驗結果 (消基會提供)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10日)公佈市售免洗筷抽驗結果 (消基會提供)

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許多民眾已有自備餐具的概念,但臺灣受到疫情影響後,外帶與外送助長免洗餐具的使用量大增,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今天(10日)公佈市售免洗筷抽驗結果,發現16件產品中有3件具有商品標示問題,至於其他檢驗都符合規定。

 

消基會在今年3月間,前往臺北市與新北市的量販店、五金生活百貨以及便利商店等販售通路購得16件木製或竹製免洗筷樣品,分別進行標示調查、二氧化硫(亞硫酸鹽類、漂白劑的一種)、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與聯苯(防腐劑的一種)檢測,結果發現有3件產品標示不完全,包括1件未標示淨重、容量、數量或度量;另外2件產品則是於外包裝標示「不含漂白劑」,卻檢出含有二氧化硫,雖然檢出量符合規定,但仍涉及標示不實。

 

消基會發行人胡峰賓表示,在16件免洗筷樣品中,有9件產品檢出二氧化硫,檢出量介於13~145 ppm,不過依照免洗筷衛生標準,二氧化硫殘留量為500 ppm以下,所以樣品皆符合規定,不過三餐外食的消費者,還是應注意免洗筷的二氧化硫超量問題,因為有些人對亞硫酸鹽會產生過敏反應,尤其是氣喘患者更需注意,如果食用過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或嘔吐的症狀,至於其他檢測方面皆符合規定。

 

消基會呼籲消費者多養成自備餐具,才是珍惜自己身體健康的具體作法,如需使用免洗筷時,可先檢視是否顏色過白或有黑灰霉斑,若筷子顏色過白就可能有過度漂白的風險;如果聞起來有酸味,則可能殘留過量的二氧化硫,可在使用前熱水浸泡2到3分鐘,以減少筷子中的二氧化硫殘留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