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新知

「2022全國科普論壇」 科教館9/23-9/24登場

2022-09-23 發佈 蘇瑞雯 臺北
科教館劉火欽館長表示,十年來隨著全球科技發展及區域環境關係變化,對於科學教育的推展理念、場域應用價值思維、個人生活秩序與大眾社會關係都有了新的影響與挑戰。(記者蘇瑞雯拍攝)

科教館劉火欽館長表示,十年來隨著全球科技發展及區域環境關係變化,對於科學教育的推展理念、場域應用價值思維、個人生活秩序與大眾社會關係都有了新的影響與挑戰。(記者蘇瑞雯拍攝)

一年一度的科普論壇今(23日)、明(24日)兩天在國立科學教育館登場,今年主題為「新秩序、新思維、科普推廣新未來」。受到近年COVID-19疫情影響,博物館、學界對於如何推廣科學教育都產生新的思維,博物館館員化身為Podcaster或YouTuber,透過「2022全國科普論壇」與大家分享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吸引大眾親近科學,愛上科學。

 

「2022全國科普論壇」兩天共計2場專題講座、54篇論文與實務成果分享發表,聚焦教育部轄下5大科學類博物館近年科普推廣的現況,並由此衍生永續發展新挑戰、創新研發新秩序、服務體驗新思維、教育推廣新氣象等四大議題,希望透過跨領域的交流,重新回歸科學原創本質,探索科普創新的時代性。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李毓娟司長表示,探索科學和了解科學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從2012年開始科學教育館就發起首次全國科普論壇「你今天科學了沒?」,談科學普及的途徑與轉型開始,至今已經十年,分別由教育部轄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5個科學類館所輪流舉辦科普論壇,希望透過多面向的分享與交流,互相觀摩與省思科普活動創新作為。此外,如何在疫情下提供博物館服務,都是未來該思考的發展與推廣策略。

 

科教館劉火欽館長表示,十年來隨著全球科技發展及區域環境關係變化,對於科學教育的推展理念、場域應用價值思維、個人生活秩序與大眾社會關係都有了新的影響與挑戰。科教推廣目標已經從培養部分科技人才轉型為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對象從學生到所有年齡層,場域更是從學校到科學場館與線上學習。

 

「2022全國科普論壇」在國立科學教育館(臺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舉行,科教館歡迎有興趣的相關從業人員、學系師生、關心科普推廣人士前來參加,更多論壇資訊請上國立科學教育館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