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從30年代起普設衛生所,為了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照護及管理,國民健康署與長庚科技大學創新社區公共衛生課程模組,今(26日)明(27日)兩天舉辦「111年衛生所人員基礎公共衛生能力教育訓練」,針對初任衛生所職務人員為主要授課對象,以「公衛心、傳承情、護健康」為主題,展現基層衛生所人員歷經時代演變,持續精進以社區為基礎的公衛服務量能,期望為社區健康服務在地化推進新的里程碑。
目前全國368個鄉鎮市區已設有374家衛生所,長期擔負國人第一線公共衛生及預防保健工作,是深入社區與民眾最接近的基層健康照護單位。由於社會變遷及臺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衛生所的業務從傳染病防治、婦幼衛生、疫苗接種、預防保健邁向高齡健康照護等服務,加上近年面對COVID-19的社區防疫工作,衛生所的服務對象及內容,隨著民眾需求,已逐步調整服務模式,因此,提升衛生所人員基礎社區健康服務之公共衛生核心能力更顯重要。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基礎公共衛生服務品質攸關國民健康與國家發展,將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積極促成公、私協力;地方政府可就轄區人口結構、醫療資源、疾病與照護特性,醫事人員進用有彈性、健康服務在地化,彰顯公衛人員專業價值,提高社區健康指標達成成效並能永續發展,未來也將持續落實蔡英文總統所提「強化公共醫療體系,將衛生所轉型為『社區健康照護管理中心』,打造在地健康照護網絡」政策,期能整體提升群體健康,並縮減健康差距,達到「全民健康(Health for All)」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