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化身校園小農夫 臺東寶桑國小推動「食米學園」

2022-10-25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臺東寶桑國小申請農糧署「食米學園」計畫,在校園種稻,紀錄稻米成長到收割的過程,也學習如何選購好米,挑戰製作米食創意料理,從農田到餐桌,向下紮根食米教育。

臺東寶桑國小申請農糧署「食米學園」計畫,在校園種稻,紀錄稻米成長到收割的過程,也學習如何選購好米,挑戰製作米食創意料理,從農田到餐桌,向下紮根食米教育。

臺東縱谷好米遠近馳名,位在臺東市區的寶桑國小,為讓學童也有機會親近並認識稻米,申請農糧署「食米學園」計畫,在校園種稻,紀錄稻米成長到收割的過程,也學習如何選購好米,更進一步挑戰製作米食創意料理,從農田到餐桌,向下扎根食米教育。

 

「幫它施肥、拔雜草、澆水,從原本20多公分長到100多公分,很神奇!」寶桑國小校園中種植12盆水稻,學生們不分平日假日,從秧苗開始細心照顧,一次次澆灌,一天天成長,最終結實累累,三年級的蕭恬芯說,「到了收割的時候,很紓壓,因為切的時候很好玩。」

 

寶桑國小辦理「食米學園」計畫邁入第2年,負責午餐祕書業務的校護簡文俐說,稻米是臺東重要產物,但生活在臺東市區的孩子,少有機會見到稻穗隨風飄逸的景象,為此,她在學校支持下申請計畫,希望讓小朋友認識稻米成長的過程,微風吹來就能聞到淡淡稻香,也讓小朋友懂得珍惜農夫的辛苦。

 

課程從種植、收割、碾製體驗,到結合校訂課程「你農我農」,邀請農業相關單位到校宣講,帶著學生認識在地特色米食,以及如何選購好米等相關知識,並親手運用種出來的稻米,製作壽司、飯糰及銅鑼燒等各式創意料理,此外,為了進一步融入生活,也邀請社區家長參與居家種稻體驗。

 

身兼學生家長的教務主任劉娣伶表示,兒子在家裡當起小農夫,幫秧苗澆水是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每天都仔細觀察水稻有沒有長高,細心呵護、施肥,雖一度因為不出穗感到挫敗,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直到順利結穗,體會粒粒皆辛苦,「原本都只吃半碗飯,加上他自己種的米,現在可以吃完一整碗。」

 

認真把碗裡的每一粒米飯吃完,營養午餐剩食減少了,校長李倩鈺說,小朋友親身體驗後,深感食物得來不易,變得更加珍惜,此外,課程到了高年級將導入環境議題,如選用在地食材可減少碳足跡,認識綠色飲食觀念,進一步了解飲食調整不僅能改善自身健康,還能友善土地與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