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都」曾是水金九的響亮名號,留下不少金礦等重要文化資產與史蹟,而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自創館以來,目標在保存與傳承文化資產,發展礦業研究,近年藉由公私協力形成礦山學的脈絡,由水金九礦山人與博物館人共寫「鑛山誌」,探索礦山生成的來龍去脈,今年11月「鑛山誌」創刊號正式發行,也象徵礦山學開展新的里程碑。
黃金博物館「鑛山誌」創刊號,以「家園的尺度」主題出發,共邀請六位礦山人,分別從不同的面向述說對家園的情感。內容包含鳥瞰的人神共構、地底的礦脈動力、地表的風土風水、廠房的前世今生、聚落的消逝蛻變等篇章。「礦山景物人事」收錄曾譯嫻等在地人對於九份、金瓜石山城回憶與夢想、最後「博物館觀點」,則是博物館從在地觀點回應主題,探討「地質公園與礦山家園」的共同可能。
「鑛山誌」呼應著停刊近半世紀「金銅月刊」的精神;「金銅月刊」是昔日在臺金公司內部發行的刊物,內容從公司訊息佈告、礦業技術研究到員工居民日常生活,充滿了在地礦山的精神,礦山學的發展延續此精神,融合了歷史發展、文化資產、地質生態,提供鑛山誌更多書寫空間,並期待礦山學不僅只是地方知識學,更是新北學與臺灣學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