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111年全國教育與文化科長聯席會議臺東縣登場

2023-01-05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致詞。

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致詞。

111年「全國教育與文化科長聯席會議」今(5)日起一連2天在臺東縣舉行,歷經疫情及地震影響,睽違超過2年,今年再度邀集全國各地方政府教育及文化局處科長,就藝術與美感教育及文化相關事務討論交流,凝聚共識,共謀全國教育及文化相關政策。

 

教育部自102年起與文化部共同舉辦「全國教育與文化科長聯席會議」,統籌藝術與美感教育及文化相關業務的規劃與推動,促進垂直整合與橫向連結,今年移師臺東縣舉行,開幕式由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臺東縣副縣長王志輝共同主持,國立教育電臺臺東分臺團隊也深入現場直播。

 

蔡清華次長表示,第2期「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進入第3年,有別於第1期將重心放在師資培育、課程研發,第2期希望落實到各層面,讓師生及一般民眾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美,陸續推動美感體驗、欣賞及環境營造相關計畫,如「學美.美學」計畫,在校園中導入設計,改造學習場域,108年推動至今共樹立55所校園美感改造示範學校,讓師生每天都能在具美感的校園中學習。

 

2天會議計有各縣市教育、文化局處負責相關業務科長約百人參與,以專題講座、共識營、參訪及綜合座談等方式進行,活動首日先由兩部會就共同推動的「文化體驗教育計畫」,分享文化體驗與不同學科的課程執行方案、體驗教育走進校園的推廣方法,以及學生表演藝術與國家級場館合作經驗。

 

另為配合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推展傳統表演藝術、從小培養傳統藝術欣賞人口,期藉此會議強化政策推動、研商更緊密的跨單位合作模式,促進教育與文化局處合作,並結合各類文化場館共同推動,帶動學童對國家語言的認識,加強學生多元的藝文體驗經驗。

 

文化部主任秘書陳登欽表示,文化部有相當多資源可轉化成教學素材,如博物館、社區營造場域及文化資產現場等,各縣市政府局處科長扮演重要橋接角色,「全國教育與文化科長聯席會議」作為資源串接平臺,讓雙方了解彼此的需求,以及所能提供的資源,建立更實質的聯繫。

 

會議中也安排「無形文化資產之傳承與推廣」、「設計導入公共服務創新」2場專題演講,期提升各縣市政府相關專業知能,並表揚辦理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成果優良的9個縣市。

 

第2日會議由文化部規劃「工藝人才培育教育合作推動」共識營,並參訪教育部美感校園「國立臺東女中」,以及臺東縣美感校園「卑南國中」,分享設計專業進入校園改造後,所展現的多元形態生活環境,另安排參訪文化部藝文場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認識文化遺址維護及文物保存的社會教育意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