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清大培育未來人才 社團比賽當志工 將可獲得「微學分」

2023-02-15 發佈 林宜箴 臺北
清大學生參與國際競賽將可採計學分。圖為清大賽車工廠團隊向校長高為元介紹賽車

清大學生參與國際競賽將可採計學分。圖為清大賽車工廠團隊向校長高為元介紹賽車

相信很多人回憶起大學,感到讓自己收穫成長最多的,很多不在「課堂上」,而是「課堂外」,或許是社團、或許是比賽、或許是打工、甚至是當志工。這些讓大學生願意花更多時間投入的活動,其實是成就未來人才的一種學習,清大也發現這些活動的學習價值,甚至認可成為學分,在清大校園中推出「微學分課程實施辦法」。

 

清大校長高為元談學習,認為「學習不應侷限於坐在教室上課、考試、交作業。」指出將近一半的職業可能會在未來20年消失,認為必須擴大對學習的想像,更著重培養學生分析、整合、溝通、領導的能力。而學習的樣態已與過往不同,根據研究,課內學習約僅占總體學習的15%,另外85%來自研究、實習、社團、打工、體育活動等。

 

高為元舉清大學生準備了好幾個月,參加超級電腦大賽得到全球冠軍,或打造電動賽車、無人賽車、機器人為例,他認為,學生團隊不僅要應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整合許多領域的技術,還得學習管理、公關、募款、商業模式、傳承及永續發展,這些都是未來人才須具備的能力。因此,未來清大學生參與國際競賽、企業實習、社會實踐、擔任志工都可望採計學分。

 

為了鼓勵學生跨領域多元學習,清大去年底通過「微學分課程實施辦法」。教務長巫勇賢表示,過去的每門課多是2學分或3學分,「微學分」課程指的是小於1學分課程,如2小時的0.1學分課程、8小時的0.5學分課程,未來像是工作坊、數位課程、業師分享、實習參訪、擔任志工等都可納入微學分課程,讓學分採計更具彈性。磨課師(MOOCs)等數位課程也將納入微學分採計。他說明,數位課程不需要實體上課,需投入時數通常較短,選課時壓力比較小,更適合學生多方嘗試探索。

 

清大目前共開74門磨課師課程,近期還成為教育部「數位深耕計畫」的中心學校之一,未來將與台聯大夥伴在太空、半導體、醫療與數位轉型等符合國家「核心戰略產業」領域開設21門採認學分的磨課師課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