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4歲幼兒僅3成可做到情緒調節 KIT籲各方重視親職教育

2023-04-12 發佈 吳晨琳 臺北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KIT)」研究團隊。(左三為國科會人文處蘇碩斌處長、左四為臺師大張鑑如教授)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KIT)」研究團隊。(左三為國科會人文處蘇碩斌處長、左四為臺師大張鑑如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張鑑如教授與「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KIT)」研究團隊,以「看見臺灣幼兒情緒,培育堅實EQ素養」為主題進行報告,運用科學實證資料,剖析臺灣幼兒情緒能力發展的歷程及關鍵因素,提醒家長重視孩子情緒能力的學習養成。

KIT團隊長期追蹤調查1萬名0到4歲的幼兒,最後選出6,023名代表性的樣本數據進行發表。根據調查顯示,大約有9成的幼兒在1歲時,基本的情緒表達能力接近成熟,但對於「情緒調節能力」,4歲的幼兒僅有3成可經常做到。

 

從調查中也發現,家庭系統各項因子的分數越高,幼兒整體情緒能力表現就越好。家庭系統包含家長正向回應、家長與配偶互動、手足互動、提供多樣環境、親職參與、親子陪伴時間、親子共讀等保護因子,以及使用3C這項不利因子,其中又以家長正向回應和提供多樣環境最為重要。

 

臺灣超過26%的幼兒到4歲仍沒有親子共讀的經驗,家長每天與孩子共讀的比例不到2成,遠低於國外的6成;幼兒使用電子產品人數比例很高,1歲有6成,2歲後更是高達9成,且每天超過1小時。研究顯示,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長,幼兒情緒能力發展就越不利。

 

臺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程景琳教授建議,當孩子有情緒上的需求時,家長可以給予擁抱、安慰,以及與孩子對話,讓孩子的情緒受到照顧,瞭解到自己並不孤單,家長也藉此示範正向的情緒表達方式。

 

張鑑如教授表示,情緒力是個人及國家幸福的基石,孩子高EQ素養的學習成長必須有各方系統的支持,因此建議家庭、幼兒托育機構、政策等三大層面必須協力合作,機構應該提供資訊並鼓勵家長參與親職活動,政策方面也要更加重視親職教育的課程規劃與推廣,並建立個別化的親職教育方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