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5月19日重新開館,更新後的南島常設展廳聚焦當代性,為彰顯南島族群為運動體育做出的貢獻,展出原住民世界級運動員的球衣與器具,今(17)日邀請臺灣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先睹為快,理事長林智勝更親自將族名球衣移交給史前館展示。
史前館南島展廳有別以往採學術分類,僅呈現南島族群存在的「過去」,或與整體社會脈動似無關聯的「他者」展示,此次以論壇式(forum)策展,應用貼近生活的案例,再現南島文化當代性,史前館長王長華表示,「常設展更新後,希望感動每一位進館的民眾,這份感動將來自與生活經驗、生命情境的連結。」
其中,南島廳單元五「溝通」展廳,陳列郭源治、張泰山(Ati Masaw)、林智勝(Ngayaw Ake)、陳鏞基(Mayaw Ciru)等選手在許多經典賽事使用過的球衣、球具,並邀請原棒協顧問郭源治、理事長林智勝、秘書長陳俊池一行人搶先「開箱」,林智勝理事長更親自將族名球衣移交給史前館展示。
林智勝理事長表示,他與陳鏞基是率先將族名繡上球衣的球員,希望將榮耀歸給自己的家人與家族,「從『林智勝』到『Ngayaw Ake』,讓大家知道我是一個會打棒球、最強的原住民選手。」
他也表示,花東地區有許多熱愛棒球的孩子,期許未來職棒環境越來越好,「讓懷抱棒球夢的孩子,能夠跟隨我們的腳步,讓更多更出色的原住民選手,能夠將球衣掛在這裡展示。」
史前館指出,展區內也展示臺東三級棒球隊球衣、修補多次的球與斷掉的球棒,盼讓觀眾除了追逐鎂光燈下的體育英雄,也能關注基層體育人力養成的艱辛,還有南島族群在當代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史前館與原棒協共同製作的紀錄片《史前館X原棒協:原動30》,也將在本週正式於史前館社群平臺放映。
除了棒球,該展區也同步展示舉重選手郭婞淳、田徑選手楊傳廣、楊俊瀚等人的競賽衣物及獎牌,以及來自太平洋的橄欖球隊,如紐西蘭All blacks、斐濟、薩摩亞、東加等國家隊使用的器具;期待正式開館後,邀請社會大眾一同感受、關注與喝彩南島族群在當代社會的運動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