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長年蟬聯我國十大死因榜首,因為難以早期發現以及術後的高復發率,使得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除了有輔助化療可幫助改善早期患者的預後外,免疫療法也應用在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現今又將使用時機提前到早期肺癌患者的輔助治療,幫助降低術後疾病復發的風險。
肺癌每年導致超過一萬名國人喪命,等於每小時就有1人因此過世,是我國民眾最大的健康危機。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醫師提醒,肺部神經分布少,肺癌初期很少出現疼痛或不適,等到患者真的有感覺到疼痛時,很高比例都已經發生癌細胞轉移,因此多加留意、定期篩檢十分重要。肺癌若發現時,期別越早、存活率越高,因此早期篩檢、治療為現階段肺癌防治的重要目標。
根據統計,肺癌患者術後復發機會仍高達40%-70%,為降低術後復發的可能,近年逐漸出現「輔助性治療」,包括術後用來消滅肉眼看不到的殘留癌細胞的術後輔助治療,以及在手術前先縮小腫瘤的體積、降低患者身體負擔、增加治癒率的術前輔助治療。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趙盈凱醫師指出,目前早期肺癌的術後輔助選擇相當多樣化,包含了化療、放療、及標靶治療,近年也發現使用免疫治療進行輔助治療也可降低患者術後復發的機會。免疫治療可以延緩晚期患者的疾病惡化並延長存活期,近年也開始擴大應用,往早期患者的術前輔助治療推進。過去肺癌術前輔助治療以化療為主,但療效仍有加強空間,現加入免疫療法,治療後患者病理完全緩解率增加近11倍、且可延緩復發及降低死亡風險,使早期肺癌術前治療選項更趨完備。
近年癌症治療日益精準,免疫療法成為國際治療新興趨勢,醫界也逐漸將免疫療法使用時機向前推進,從過去使用於晚期治療,到近年已可用於早期患者的術後輔助,現又再度推進,首度被應用於術前輔助治療,有效降低術後的疾病復發率,可望成為翻轉癌友人生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