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致力推動雙語教育,112學年度將新增30所公立國中小加入雙語教育的行列,超過半數北市學校;此外,學校每週1/3課程實施雙語教學,並逐年增加雙語教育預算,提供各校適性發展空間,彈性推動雙語教育,讓學生友善的雙語情境下快樂學習。
教育局湯志民局長表示,臺北市的雙語教育採質量並重、穩健推動,逐步實踐「向世界學習,開創教育新格局」的願景。他認為,課室英語可以跟學科教學並行,不要讓英語阻礙學生在學科的學習,也不要造成老師在授課上的壓力。
湯志民局長表示,教育局從106學年度起積極協助公立國中小實施雙語教育,111學年度已有78所學校實施,112學年度起,再新增30所學校,國中小各15所,總計108校,已達臺北市公立國中小52%。為有效推動雙語教育,北市逐年增加預算,113年度將編列2億1,000萬多元,包含108所學校業務費、聘用外籍教學人員108位、小一至國七雙語教材與國八國九教案研發、現職教師雙語增能培訓、雙語情境建置3,150萬元及雙語教師績優評選獎勵措施等費用。
湯志民局長並指出,各國中小以每週1/3授課節數實施雙語教育為原則,但各校可視學校情況及學生需求,彈性調整各年級的雙語授課節數,但全校1/3總節數不變;或國小低年級與國中7年級1/3節數不變,但於國小中高年級與8到9年級時選擇部分領域與校訂課程實施雙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