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月份第一周為國際母乳周,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新手爸爸或伴侶,一同參與並支持母乳哺育,並建置E化哺集乳室點位資訊,只要打開「臺北通」App,就可以查詢哺(集)乳室地點,讓哺乳媽媽能快速找到安心的哺乳空間。
臺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郭素珍常務理事表示,鼓勵母親哺餵母乳是國際主流趨勢,WHO世界衛生組織也呼籲各國政府及相關組織共同推動母乳哺育,目標為儘早哺餵母乳,及嬰兒純母乳哺育6個月,6個月之後添加適當的副食品,持續哺育母乳到2歲或2歲以上,也建議由母親和孩子一起討論何時離乳。臺灣在20年前是配方奶的世界,現在要重新導入並建立母乳文化更需要社會大眾和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伴侶和身旁家人同事的支持和協助更為重要,才能讓媽媽安心哺育母乳。
哺育母乳對媽媽的好處包括幫助產後身體盡速恢復、減少未來罹患乳癌和子宮頸癌的機率;對小孩的好處則是能減少感染和腹瀉,藉此促進親子的正向關係,有助於孩子的語言和智力發展;也建議爸爸(伴侶)從懷孕起一起討論哺餵母乳的計畫,學習相關知識,在哺餵母乳的過程中能給予媽媽最大的協助和支持,像是分擔家務、在外協助尋找哺乳室等;身邊的家人也不要對媽媽說出打擊信心的話,例如母乳不營養或是母乳不足等。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爸爸是鼓勵媽媽持續母乳哺育的重要角色,也是協助媽媽解決哺育母乳困難的重要幫手,雖然哺乳的過程爸爸(伴侶)無法代勞,依然可以從旁給予媽媽情緒支持與實質的幫助,例如提前溝通與討論哺乳計畫、為伴侶準備適合的食物、半夜協助擠奶、遇哺乳困擾時陪伴就醫、調整家務分工等,都能使哺乳媽媽獲得更多的支持。除了直接給予媽媽哺乳協助外,爸爸(伴侶)及其他家人也可以透過和寶寶一起互動,例如換尿褲/尿布、洗澡、拍嗝、抱著寶寶,享受肌膚接觸的時光、安撫寶寶、和寶寶說話或寶寶玩,一同分擔媽媽照顧寶寶的辛勞,讓媽媽哺乳更順利,寶寶也能健康長大。
要能建立哺乳友善的環境,也需要從職場和社會做起。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吳思樺護理師分享,在健康中心的大樓內設置2間哺集乳室,讓她在上下午可抽空集乳;即使在外辦理活動時,也有熱心的里長提供集乳的空間和可以暫放母乳的冰箱,讓她也能安心工作。吳思樺護理師表示,目前社區和職場普遍支持哺育母乳,不要害怕跟同事、單位長官或他人尋求協助,只要願意開口,大家都樂意幫忙。此外,她也樂見在臺北通App提供的哺集乳室點位查詢功能,這項貼心的服務讓她在外出時也能安心哺餵母乳。
衛生局也呼籲民眾,對於在公共場合哺乳的媽媽,應給予尊重,不應禁止、驅離或妨礙。母乳哺育神隊友、哺(集)乳室等相關訊息可至臺北市衛生局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