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2050淨零排放,臺東縣府致力推動因地制宜的再生能源發展,並於今(14)日起一連2天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舉辦「2023臺東綠能論壇」,集結產官學各界,共同交流再生能源未來發展,期盼未來與自然共融,帶領臺東走出不一樣的綠能城市。
縣府財經處說明,此次綠能論壇針對地熱、再生能源憑證、小水力及SDGs等議題深入探討交流,邀請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資深工程師戴文達、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科長張彥堂、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主任游景雲、元智大學全球處副國際長尤淨纓等擔任講者,並安排前往紅葉谷綠能溫泉園區觀摩導覽。
地熱方面,工研院資深工程師戴文達表示,傳統型地熱發電是通過鑽井將地熱流體從地下儲集層中取出,驅動渦輪機發電,而目前研發中的發電技術包括增強型地熱系統、深部地熱系統、地熱熱泵系統等,未來可實際提高地熱發電效率和可持續性。
張彥堂科長說明我國再生能源憑證的核發範圍,以及再生能源憑證的申請方式、核發情況、未來預測等內容,他表示,再生能源憑證可透過憑證交易平臺確保憑證的可追縱性及安全性,且再生能源憑證制度由政府監管,政府可以通過監管機構對憑證的發放、交易等進行監管,確保憑證的可追蹤性和公正性,企業可根據自身的需求和目標,制定最佳的綠電採購策略。
而小水力議題方面,臺大水工所游景雲主任說明,小水力發電是利用既有環境及設施,在最小影響程度下建置的發電系統,並具備白天和夜晚都可以穩定發電的特性,容量因子可高達90%,她也提到,未來應強化產業研發試驗能量,加速小水力發電技術推動。
縣長饒慶鈴指出,「綠能城市」已成為臺東重點發展目標之一,期藉由綠能論壇匯集各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激盪出臺東綠能發展的新方向,在維持地理環境與人文特色的前提下發展再生能源,與自然共融,走出不一樣的綠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