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及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指導、臺東縣療癒生活美學協會(HLA)主辦的「食在療癒-呷飽未」活動,帶領親子唱跳、彈琴、學臺語,更化身臺語主播當起小小網紅,透過多元活動讓臺語更生活、更親近。
「我叫狄靖庭,今年11歲,喜歡吃紅龜粿跟麻糬,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透過自媒體平臺互動化身小小網紅,東大附小學生狄靖庭首先以臺語自我介紹,有先生澀,但十分賣力,她說,學到很多閩南語單字,而且採用年輕人最喜歡的IG、Tiktok互動學習,不會只照著課本念,比較多樣化,很有趣。
此外,課程也邀請到胡雪梅老師以臺語歌曲進行舞蹈教學,裴匡右老師則彈奏烏克莉莉,帶著學員演唱經典臺語歌謠,第2天課程更帶親子前往傳統市場,買菜、逛菜攤,在生活化情境中感受臺語的魅力。
學生家長馬夷美說,經由豐富有趣的課程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引導孩子從不認識到喜歡上臺語,並用臺語認識自己,也在互動當中互相學習,很感動,就連家長也受益,「把以前不懂的臺語,像一些諺語,我們又撿起來了,那個兒時的記憶。」
臺東縣療癒生活美學協會執行「2023東臺灣社區母語推廣計畫」,以「食在療癒-呷飽未」為主題,邀請協會專業講師規畫為期2天的臺語營隊,協會理事長張家豪說,希望透過療癒課程推廣母語計畫,讓孩子覺得臺語很好玩,也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