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健康

每22分鐘1人死於心臟病 國健署提護心8事保健康

2023-09-28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國健署呼籲國人,從護心8事改善生活,讓自己更健康。(國健署提供)

國健署呼籲國人,從護心8事改善生活,讓自己更健康。(國健署提供)

 

明天(29日)是世界心臟日,全球每年有1800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臺灣則平均22分鐘就有一人因此死亡,國健署特別在今天(2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合作,推動並鼓勵民眾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守護自己與親友的心臟健康。

 

國健署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二位,111年就有2.3萬人、平均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根據研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未來得到心臟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國民健康署追蹤資料顯示,代謝症候群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時間分別為4.1年、3.9年、4.5年。且依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6成7的民眾知道自己有血糖或者血壓異常,而僅2成3的民眾知道自己的血脂異常。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鼓勵民眾可運用成人預防保健、勞工健檢、老人健檢等多元管道,進行健康檢查,如果報告出現紅字異常時,應儘速回診確認、追蹤與治療,國健署與全國126家醫院合作,推動員工和就醫民眾運用「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臺」,只要輸入檢驗數據,就可預測未來10年內罹患「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冠心病」的風險;在54.8萬筆的資料中屬三項疾病罹病高風險者,分別佔31%、14%及10%,歡迎民眾利用。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醫師葉宏一指出,美國已有研究發現採取心血管健康8項行為的成年人,除了延長預期壽命之外,還能減少罹病風險,這8項行為包括吃得營養、動得更勤、積極戒菸、睡眠充足、管理體重,及控制膽固醇、血糖、血壓。他也提醒民眾,8項行為息息相關,例如睡眠充足會降低血壓及血糖及發炎指數,呼籲民眾,養成良好的習慣,並定期監測,掌握自己的護心8事,才能讓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