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兒盟調查三成二學生有被微歧視經驗 恐成霸凌隱性危機

2023-11-02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白麗芳執行長分享「2023臺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太古可口可樂提供)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白麗芳執行長分享「2023臺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太古可口可樂提供)

兒童福利聯盟發布2023年〈臺灣兒少遭微歧視經驗與校園霸凌調查報告〉,指出有15.1%的兒少曾遭遇校園霸凌,比2021年的21.1%與2020年的36.3%都要低,顯示這幾年校園反霸凌宣導產生成效。但值得關注的是,微歧視成為霸凌研究的新興議題,調查顯示69.3%兒少認為校園微歧視的問題很嚴重,74.1%的兒少擔心微歧視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除此之外,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兒少有被微歧視的經驗,等於平均每三個兒少就有一人被微歧視。

 

兒盟指出,這些曾被微歧視的兒少中,有近六成「覺得跟大家格格不入」、「感覺到被忽略」,有三成四為「覺得被其他人貼標籤」,或是覺得「有人會刻意模仿我的言語跟行為」(29.4%),顯然已造成兒少心理傷害,不容小覷。除此之外,這群被微歧視的兒少也覺得所處校園較不尊重多元。

 

調查中發現有近四成兒少自覺與大家有不一樣的特質,最常見的項目分別為外貌、家庭狀況、以及種族,另外有近一成的兒少覺得自己的性傾向與性別氣質與他人不同。

 

最令人心疼的是這些被微歧視的兒少,逾半不但得不到周遭支持甚至還受到他人負面回應,如被同學嘲笑、老師約談或被同學冷漠忽視,導致身心產生影響,覺得傷心與感到焦慮分別佔49.5%與40.6%佔比最高,甚至有三成以上兒少因不想去學校、因此否定自己。

 

兒盟表示,學校與師長的教育與態度,影響兒少對尊重差異的態度,更影響對微歧視的敏感度,兒福聯盟白麗芳執行長呼籲,教育部啟動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修法,建議增加預防的具體措施,如:瑞典的敏感教育,提升對種族、性別不一樣特質之敏感度;韓國的修復式生活教育,學習學生衝突時如何調解並促進彼此對話,將正確處理學生衝突、預防霸凌策略融入校園生活,以避免霸凌創傷發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