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推動登月計畫,耗時21個月,研發出「深太空輻射探測儀」,與日本合作,將在今年第四季升空,將探測儀送到月球,偵測太空中與月球的游離輻射環境,做為未來發展太空科技產品的重要參考,這也是臺灣首次推動的國際登月計畫。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與6名學生共同研發「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簡稱DSRP),將執行「深太空」輻射探測任務,張起維主任指出,「深太空」是距離地球2000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當中的游離輻射環境充滿嚴苛挑戰,不僅離地球越遠,游離輻射越強大,對電子產品及人體的影響也越大,所以若能掌握深太空的游離輻射劑量及累積速度,對未來的太空任務與太空產品的設計,對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本次的任務是測量地球到月球之間及月球上的輻射環境,還有輻射對人類科技產品的影響。
這項任務挑戰極大,張起維主任說,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儀」是臺灣第一個深太空科學酬載,由於空間有限,儀器重量要輕、耗電量要少,還要能對抗太空環境,並至少要能運作4個月以上,本次設計完全由中央大學一手包辧,探測儀體積小、重量只有400公克,相當於半斤茶葉的重量,且對游離輻射容忍度要高,要讓游離輻射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要掌握熱控,讓軟硬體設備在嚴苛的太空環境下得以運行。
張起維主任指出,登月小艇發射後,要4個月才能抵達月球,過程中,探測儀會不斷偵測與記錄太空中與月球上的游離輻射環境,這對未來各國想要長期發展月球經濟,是重要的資料,也能帶動國內太空產業的發展,並培養我國的重要太空人才。
中央大學指出,與SpaceBD太空服務公司共同合作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加入日本民間登月ispace的HAKUTO-R Mission 2登月任務,已在地面測試和驗證成功,去年(112年)12月運往日本JAXA 筑波太空中心,準備參與ispace HAKUTO-R Mission 2 任務,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