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愛吃火鍋,而「鴨血」更是熱門食材,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抽樣市售15件鴨血委外檢驗,發現約7成含有雞血成分,其中10件為包裝品,僅2件有標為「水血」的正確標示,呼籲主管機關應積極宣導,讓消費者能獲得正確資訊。
消基會2023年10月在臺北市及新北市傳統市場、連鎖大賣場、即食鴨血專賣店及網路電商平臺隨機購買15件市售鴨血;12月時再次採樣,扣除原有2件未開封產品只採樣13件,2次採樣相同品名15件,包含10件包裝品、5件散裝品。在委託認證單位進行2次的檢驗後,結果發現30件樣品中,有超過7成的樣品含有雞血成分。
消基會秘書長陳雅萍說明,目前各地衛生單位抽驗標示「鴨血」的商品,經判定如果發現有混血情況,會建議標為「水血」、「禽血」等做為區別,但實際上採樣結果,在10件有包裝的產品中,只有2件有確切標示「水血」,其餘的產品都沒有特別標示,如果經認定確有標示不實的情況,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5條規定,違反第28條第1項可處新台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
陳雅萍秘書長也建議消費者,選購時應注意標示狀況或主動詢問,例如去電詢問包裝上的負責廠商,或購買散裝商品時,詢問是否100%為鴨血;同時呼籲主管機關應積極向消費者、業者及販售者宣導正確的標示方式,提供消費者正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