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增進幼兒語言力 鼓勵家長多與孩子互動聊天

2024-05-08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信誼基金會調查發現,家長們認為對話與互動對幼兒語言發展影響最大

信誼基金會調查發現,家長們認為對話與互動對幼兒語言發展影響最大

長期致力兒童早期教育的信誼基金會發表最新調查表示,孩子的語言發展無論是理解或是表達能力,都和父母與寶寶說話互動的頻率有很大的關係,頻率越高、互動越早、語言能力發展就越好。從1萬名參與調查父母的回答結果發現,跟1歲前的小寶寶語言互動有很多的方式,多數臺灣父母都能把握孩子未開口前的嬰兒語言互動時機。74%父母在孩子1歲前便進行親子共讀,97%父母則認為對話與互動對孩子的語言發展影響最深遠。

 

信誼基金會表示,從調查發現,幼兒從語言理解、表達到整體語言能力的表現,符合自然發展脈絡,在孩子1.5歲到3歲時,父母最能感受到語言力的快速進展,3歲後孩子已能聽懂生活用語,表達能力則要到5歲後才漸熟練。調查也顯示大多數的臺灣父母已經掌握了嬰兒學習語言的契機,認為幼兒的語言學習應該是從小開始、在生活中逐漸學習。99%認同父母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用字遣詞與說話態度,87%同意必須有規劃的安排孩子的語言活動,顯示多數父母認為身教和及早的多元語言活動的安排,對孩子的語言發展至關重要。調查也發現,多數父母於孩子1歲前就積極和孩子互動,88%父母聽到嬰兒發出咕咕咿呀聲就會即時回應小寶寶,85%父母在照顧孩子時會隨時與寶寶對話,80%父母會指著寶寶眼前的物品告訴他名稱和功能。

 

信誼基金會董事長張杏如表示,1歲以前親子間多數是透過聲音、表情和動作來互動溝通,建議家長不用急著教寶寶說話,而是多和寶寶互動,父母的聲音、表情和肢體動作不僅是親子互動橋梁,更是孩子學習語言溝通或表達模仿的重要依據。1到3歲是孩子語言學習的爆發期,這時候除了要幫助孩子累積詞彙,最重要的是多製造機會讓孩子主動表達,可善用繪本、玩具等互動,多予反覆練習的機會。

 

信誼基金會表示,本次調查也發現,由父母協力共同育兒,孩子的語言能力有更好的表現,但根據歷年調查發現,超過6成以上雙薪家庭的受訪者,父母協力共同育兒的比例僅佔三分之一,多數家庭育兒工作和責任仍單獨落在媽媽身上。呼籲父母能共同照顧孩子,促進他們的語言學習、認知、身體動作或社會情緒等面向的發展。

 

信誼基金會依孩子年齡發展彙編成的《1到6歲語言能力調查分齡對照表》提供父母參閱,掌握孩子的發展進程;邀請專家撰寫專文,編製《家,是最好的語言教室》0到8歲語言力特刊免費贈送;並為父母和幼師舉辦系列線上和實體「信誼專家講堂」,帶領親師深度認識語言發展與實務;後續也將推出系列幼兒語言發展重點短影片、舉辦說故事比賽,藉由幼兒和兒童說書、說故事,增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刊索取資訊可上信誼基金會網站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