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藝文

科技與人性交織的藝術迴路 臺東美術館黃贊倫個展

2024-05-13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臺東美術館舉辦《迴路》黃贊倫個展,以現今AI人工智慧浪潮與社會動盪為背景,反思科技對人類社會價值觀的影響。

臺東美術館舉辦《迴路》黃贊倫個展,以現今AI人工智慧浪潮與社會動盪為背景,反思科技對人類社會價值觀的影響。

臺東美術館舉辦《迴路》黃贊倫個展,以現今AI人工智慧浪潮與社會動盪為背景,反思科技對人類社會價值觀的影響,以獨到的洞察力,探討人類面對全球疫情、戰亂及其他災難的文明未來,邀請民眾在藝術迴路中尋找共鳴,展期至6月16日。

 

展覽規劃3個作品系列,分別為「不曾到過的未來」、「永動體」與「不滅之軀」,以「迴路」為主題,象徵科技循環對話的反思,策展人蘇承璞說,藝術家黃贊倫關注科技如何影響生活,「人類追求進步,而科技是進步的過程,當科技滲透到生活的各種層面,會產生甚麼樣的影響?」

 

近年人類歷經COVID-19、戰爭等人為災難,有如敲響世紀末警鐘,黃贊倫以此為創作核心,關切人類當下情境與社會變遷,開展對當代科技、人性、信仰、遺跡與未來等自我反思,他說,「科學解決不了的,丟給哲學,哲學也解決不了的,丟給上帝,然後科學又不斷削弱上帝跟人之間的距離,變成一種循環。」

 

文化處表示,展覽從山歌展廳為起點,首先進入以科技與信仰為主題的暗空間,震撼的「永動體」巨型裝置型塑空間感;到海舞展廳,光線逐漸明亮,展出「不曾到過的未來」與「不滅之軀」系列作品,AI機器人朗讀與機械聲響,加深觀眾心理體驗,詭譎氛圍引人深思。

 

最後步入播放室,展示藝術家手稿及私人記憶文件,營造窺視氛圍,引領觀眾洞察創作的原點與初衷。縣長饒慶表示,策展人巧妙將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轉化為具體的空間體驗,展廳彼此相連卻又獨立,讓觀眾從任何展廳進入,都能深刻探索體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