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讓失落的聲音重回部落 臺師大出版古歌謠專輯

2024-05-17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臺東縣知本國小學生演出牧牛情境歌謠。(臺師大提供)

臺東縣知本國小學生演出牧牛情境歌謠。(臺師大提供)

960年代,臺灣音樂界最大規模的民間音樂採集,收錄56捲錄音盤帶,臺師大從2020年開始將盤帶聲音進行整理出版,今天(17日)發表第七及第八張專輯,分別是牡丹排灣族與卑南族的歌聲,臺師大也回到部落教導年輕的原住民朋友,讓57年前的歌聲重新在部落響起。

  

來自臺東縣知本國小的學生唱著知本部落的古歌謠,演唱的其中一位學生高鼎鈞,他的曾祖父,就是1967年時,歌謠採集的演唱人之一,時隔57年,曾祖父與他,唱著同樣歌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呂鈺秀表示,臺師大接下整理盤帶的任務,從2016年開始,由民族音樂研究所師生將音樂帶回部落,翻譯歌詞、尋找歌者、研究歌謠背景、分析音樂素材,更從2020年開始,陸續將研究成果以及經過修整的盤帶聲音出版專輯,至今總共公開了260首的歌謠,今年出版第七張專輯牡丹排灣族與第八張專輯卑南族,其中卑南族專輯遵循史惟亮的遺志,希望進行部落間比較研究,因此收錄了卑南族巴布麓、南王、初鹿、知本、下賓朗共5個部落、50位歌者的歌聲,135首歌謠。

 

呂鈺秀教授說,從第四張專輯開始,在原民會的支持下,除了出版專輯外,還會在部落舉行音樂發表會,由年輕一代演唱五十多年前錄音中的歌謠,讓傳統歌謠在部落中世代傳承。

 

1960年代後半期,留學回臺的音樂人史惟亮與許常惠發起全島大規模民間音樂採錄,獲得56捲錄音盤帶,有大量的本土音樂內容,但因為氣候潮濕、政治等因素,讓資料殘缺不全。唯一保有當年完整一套錄音盤帶的史惟亮友人、瑞士的歐樂思先生,在2013年將整套盤帶贈還臺灣,由臺師大音樂數位典藏中心轉錄,也才有今日歌謠能在部落重新傳唱的機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