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國際交換生學習計畫每年選送國中九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學生赴國外交換學習一年,113學年度選送25名學生,其中7名赴加拿大、18名赴美國,期望培育具國家認同及國際素養的國際化人才。
為了讓即將出國的交換生更有信心,北市教育局舉辦行前交流分享會,除了邀請上學年度學長姐分享寄宿家庭、生活環境、高中學業與活動,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經驗外,也提醒出國應注意事項。教育局準備了祝福紀念禮-融合臺灣跟臺北特色的馬克杯,希望能成為學生交換期間的陪伴好物,鼓勵學生Mark(標記)在國外的美好回憶,勇敢踏出舒適圈,挑戰新的文化和語言環境及增進國際視野。
已赴美交換返國的政大附中戴同學表示,進入寄宿家庭後,如何經營人際關係成為一個重要課題,藉由付出、尊重、主動關心及分享,以及保持感恩與正向思考,與寄宿家庭保持良好的關係,至今依然保持聯繫。在美國高中體驗到跑堂文化,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室,學生需在下課時間換教室。在這段期間,戴同學不只提升英文聽說表達能力,也學會觀察,提醒自己盡量提出問題,藉由發問及回饋增進社交能力。戴同學自我成長最多的地方在於變得更主動、大方,個性變得更開朗,也因此獲得很多機會,比如在鎮上的活動上發表談話、與當地市長見面等,因為用心投入而有所收穫。
赴加拿大交換返國的中山女中林同學分享,在加拿大的高中生活一整個學年有8門課程,這樣的課程安排讓她更深入探討所學的內容,也鼓勵即將出國的學弟妹多多嘗試國外高中的社團文化,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且勇於加入。在交換期間不一樣的體驗是有很多機會必須學會自己積極把握,所以不要害怕說英文,大膽跟身邊的朋友講話,出國期間交到的朋友除了豐富生活,在未來會給予自己很大的幫助。林同學說,很慶幸當初選擇參加這個活動,所以希望接下來的同學也可以好好享受一年的生活。
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國際交換生計畫施行已久,希望提供學生機會到國外進行學習跟生活,透過這個計畫,將學習選擇權回到學生身上,像是要申請哪間學校、在哪裡申請等,都交由學生及家長選擇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學生們的英語對話能力都有一定水準,相信到國外交換學習一年的期間,都能快速適應當地生活及文化,也期許每位學生自發學習、積極進取,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們進行交流和互動,提升自我的國際觀與全球競爭力,擴增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