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不只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的饗宴。由財團法人臺北市客家文化基金會策畫的「客食語」客家飲食視覺語彚當代藝術展,即日起在客家文化中心展出,由7組藝術創作者以錄像、聲音、複合媒材、裝置、文字及詩文等藝術創作,帶領觀眾展開豐富的客語詞彙探尋之旅。
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客家基金會執行長周羿希說明,「客食語」以「客家飲食文化的詞彙」為策展主題,豐富的客家美食在烹調方式和詞彙上具有獨特性,透過這次展覽結合飲食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客家人的日常飲食和文化。本次展覽從客家文化的飲食為開端,展開豐富的詞彙探尋之旅,如食材、家常菜的名詞(覆菜、紅粄、茶米等),不同烹煮方式的動詞(炆、燉、封等),及描述味道(甜滋滋、酸丟丟、苦篤篤等)及氣味(噴香、臭風等)的形容詞等,藉由不同藝術形式與媒介,邀請民眾前來探索。
出席展覽開幕記者會的臺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本次展覽相當特別,以當代藝術手法呈現客家美食文化,藝術家的創作也深具巧思,像是以抽象形式呈現客家粄,或是在現場掃QR Code就可以透過影片觀看客家料理的烹煮過程,同步學習客家話。
藝術家温珮彤《粄圖》系列作品,以水彩呈現多種配料加入碾米粉糰「粄」後的抽象風景。彭賢祥作品《無言之書》以「三牲」祭拜神明的禮俗,將雞、魚、肉、蝦等紙模視作文字符號,幻化成新的視覺語言。藝術家鄧雯馨以客家媳婦身份,採集製作擂茶的過程,以「ASMR」的方式,透過聲音裝置呈現在作品《一碗擂茶的時間》中。藝術家洪譽豪動態影像作品《炆醞時誌》,從烹飪之動詞語彙探尋傳統市場客家文化內涵,書寫文化表徵下的族群精神。
藝術家巫雲鳳是來自香港的客家人,夫婿是苗栗客家人,作品《漁港的滋味》結合海鮮食物影像、刺繡、軟雕塑,內容包括魷魚、各式魚種等,以海產風貌回應不同生活地域的嗅覺與味覺經驗;此外,並以《帶著便當去旅行》隱喻離鄉多年對於身份認同的思考。藝術家程仁珮作品《划過海洋軌跡的飲食風搓》透過新住民加入臺灣客家家庭,擷取日常飲食畫面和情感連結,重新構成雕塑,碰撞岀新滋味。張芳慈作品《香香个香格里拉》以客家詞彙與光試所合作,將文字轉譯為多媒體互動裝置呈現。
「客食語」當代藝術展即日起到11月10日在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文化中心5樓展出,以藝術演繹客家飲食詞彙,展現臺北都會客家的豐富內涵與當代樣貌。展覽期間還規劃座談會和工作坊,邀請大小朋友踴躍參與,活動詳情可上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臉書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