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國立臺東女中校園涼亭,抬頭一看,一塊塊看似豆腐的三角磚,組成一大片三角形裝置,懸掛在天花板,引人好奇。國立臺東女中暑期舉辦國際與跨校藝術共創營隊,邀國內外建築師帶領學生共創建築作品,也動手製作生物磚等環保建材,了解綠色建築未來趨勢,拓展眼界。
「我們跟菇農買菌絲太空包,重新填充,長成一塊塊菌絲磚。」將太空包揉碎,加入約500cc溫水後,放入模具中壓實,噴一些水保持濕度,蓋上保鮮膜,放入陰暗空間讓其生長,旅英藝術家吳雅筑說,「菌絲就像微小的根,長得很密,可以把散散的介質全部綁在一起,變成一塊像磚塊一樣的東西。」
重量輕、耐熱、隔音佳、具生物可分解等特性,隨著綠建築發展趨勢,菌絲磚做為環保建材逐漸受到重視,吳雅筑說,一般建築面臨天災倒塌或房子須拆除時,拆下的建材大多會變成一輩子無法消化的垃圾,但菌絲磚製成的裝置或建物,「最後不要用了,可以全部打散,變成土壤的養分。」
先將報紙揉碎,加水後搗成紙漿,將水分壓掉一點,調入白水泥後,放入三角形模具定型烘乾,馬來西亞建築師張文婷帶學生動手做紙磚,搭配菌絲磚組合成大型三角鋪面,裝飾校園涼亭天花板,張文婷說,從基地勘查、設計結構,到製磚、架磚,「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從中得到樂趣。」
除了水泥、金屬或木頭,營隊進一步帶學生認識生物建材及環保建材,開啟建築新視野,吳雅筑說,「我在讀書的時候,20年前左右,那時候老師就跟我說這是未來的趨勢,到現在都還沒有實現,我希望新一代的學生,可以把未來給承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