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校園

美感教育結合海洋保育 臺東育仁中學為珊瑚礁健檢

2024-11-07 發佈 林睿鵬 臺東
臺東縣育仁中學與國立臺東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段文宏合作,帶領學生為珊瑚礁健康檢測,認識珊瑚生態系統,同時也觀察珊瑚的色彩、結構,透過觀察美的角度,更加珍視自然資源的價值。

臺東縣育仁中學與國立臺東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段文宏合作,帶領學生為珊瑚礁健康檢測,認識珊瑚生態系統,同時也觀察珊瑚的色彩、結構,透過觀察美的角度,更加珍視自然資源的價值。

臺東縣育仁中學擔任跨領域美感教育種子學校,這學期將美感教育結合海洋保育,與國立臺東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段文宏合作,帶領學生前往富岡港附近海灣,為珊瑚礁健康檢測,認識珊瑚生態系統,並倡導海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也觀察珊瑚的色彩、結構,了解美感與生活息息相關。

 

「看到有凹一個洞一個洞的,很大的機率就是珊瑚礁啦!」從漁場安檢所走下海岸,沿途遍布礁石,在段文宏老師解說下,育仁中學40名學生拿起手機拍照,仔細記錄下珊瑚礁的特徵、紋理,了解珊瑚礁如何形成,而在行前的課程就已幫學生建立起相關知識,以及海洋生態保育的觀念。

 

學生林昱岷說,「水溫升高,不適合牠,牠就會白化。」吳宜燁表示,「符合牠生存需求,需要溫度夠溫暖,不然牠會死亡,顏色就變淡。」林宸鴻則呼籲,「不要一直往海邊丟垃圾,沿路走來都是碎玻璃,要做好公民,因為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此次珊瑚礁健康檢測活動,分為水下檢測、海岸觀察及數據記錄3個環節,學生們在專業指導下採集生態樣本、紀錄環境參數,進一步了解珊瑚白化、海洋溫度上升等問題,提升對於珊瑚生態系統的認識,並倡導海洋環境保護意識。

 

段文宏老師表示,學生具有一定背景知識後,再帶到野外教育現場,了解海岸環境及特殊生態資源,期能培養學生們對於環境感知的能力,以及對環境改變的敏感度,更加關注自己生活的環境,做好公民應盡的責任。

 

育仁中學老師張燕琪表示,學生替珊瑚健檢的同時,也結合美感教育中的色彩與結構,像是從珊瑚色彩的改變,觀察珊瑚是否健康,體會色彩與生活息息相關,並了解海洋溫度上升導致珊瑚白化的現象,透過觀察美的角度,更加珍視自然資源的價值。

 

活動後,參與學生將分析所收集到數據,撰寫報告,為珊瑚礁健康提出改進建議,也將透過科學實驗模擬珊瑚生態,持續監測、研究,進一步了解珊瑚健康狀況,制定保育措施,更將在校園內共創裝置藝術,藉由作品讓沒有參與課程的班級,也能了解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