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實現淨零排放 北市校園推動樹木綠碳匯

2024-11-27 發佈 周明慧 臺北
文昌國小學生學習計算樹木吸收二氧化碳轉換為碳水化合物儲存在樹體的固碳量

文昌國小學生學習計算樹木吸收二氧化碳轉換為碳水化合物儲存在樹體的固碳量

臺北市教育局為提高環境永續意識,從114年度起,將全面啟動236所公立學校的樹木綠碳匯盤查。透過臺北市培育的各校種子教師,加上外部專業單位協助,帶領學校師生進行校園樹木的碳匯量測量,掌握校園的綠色資產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並透過碳匯課程與教學,讓師生認識樹木的碳匯功能,攜手校園實現2050淨零排放目標。

 

教育局局長湯志民說明,臺北市計畫性推動校園樹木碳匯教育、校園植樹和樹木循環利用以及校園碳盤查。在校園樹木碳匯盤查部分,目前已經培育236校每校至少1名種子教師,且有10所公立學校完成校園樹木碳匯盤查;114年度起公立學校全數啟動校園樹木碳匯盤查,預計耗費兩年時間完成。此外,臺北市114年度也將有30所公立學校率先試辦校園碳盤查,了解學校碳排的主要來源及各排放源所占比例,教育局將以此為基礎,鼓勵各校訂定更精準的減碳計畫、確實執行,逐步降低學校的碳排放量,也要透過創設更多綠電(太陽光電)和持續植樹增加樹木碳匯量,達到淨零的目標。教育局同時鼓勵各級學校提高校園枯樹、倒樹、修剪樹木後的循環利用率,將朝向與民間合作進行多元再利用,像是木藝創作、製成生物碳或木酢液等。這些都是接下來要在北市校園目標性「減碳」、「創綠」和「增匯」的具體行動。

 

湯志民局長並指出,各校也將相關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例如關渡國中帶領學生玩「碳排危機」桌遊,遊戲中學生可以選擇減碳或不減碳,了解自己的選擇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文昌國小則結合課程介紹碳匯的基本概念,並讓學生實際操作測高桿、測距儀及定高、定方位器等工具,親自學習計算樹木吸收二氧化碳轉換為碳水化合物儲存在樹體的固碳量,認識樹木在淨零排放中扮演的綠碳角色。

 

臺北市教育局表示,透過「減碳」、「創綠」、「增匯」三大面向的推動,期望能打造出淨零排放的示範學校,並從114年起,鼓勵各校將「植樹」融入課程活動,提高補助為每校最高3萬元,加深學生對碳匯及環境永續的知能,讓校園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實現綠色未來的重要場域。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