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政策

善用免費大學開放式課程 創造學習歷程獨特性

2024-12-15 發佈 廖南瑛 臺北
12/15舉辦的「作伙談學習歷程檔案」研討會,邀請到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的Why&How」發表專題演講

12/15舉辦的「作伙談學習歷程檔案」研討會,邀請到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的Why&How」發表專題演講

臺灣大學師培中心和社會系今(15日)在臺大社科院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的「作伙談學習歷程檔案」研討會,邀請到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針對「學習歷程檔案的Why&How」發表專題演講,給予學子在準備學習歷程上的建議。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表示,學習分成「非結構式」與「結構式」學習,結構式學習的好處就是非常有效率、快速地學會學科知識,像是學校、補習班利用課本、講義的教學模式;非結構式學習就是在一個新的東西出來,還沒能編成課本或在補習班開課前,需要自行蒐集資訊,並消化吸收重新建構成新的知識體系,這也是面對變動的社會,需要培養的能力,而臺灣孩子最欠缺的就是非結構式學習能力。

 

葉丙成次長提到,在舊課綱時代,只有資優班的孩子有特權,藉由科展等管道培養這方面的能力,108課綱後可利用探究實作、多元選修、自主學習等,讓大家都能有權利養非結構式學習能力。不過升大學如果只看學測成績,很現實的臺灣的學生不會花時間在這上面,所以透過學習歷程才能看到這位學生的非結構式學習做到什麼程度,學生也不會覺得浪費時間做這件事,至少有地方能被看到。

 

葉丙成次長說,學生在準備學習歷程時,需要深入探索瞭解自己想要申請的科系,可善用各大學的免費資源來做自主學習,像是國際學習平臺 Coursera或是臺大、政大等校都有免費的開放式課程,未來也規劃在臺大蒐集100門各科系的入門課程,在網頁上請教授提供影片與作業,以利高中生提早跟大學端有連結。另外也提醒學生平時需要順手收藏素材,期末製作學習歷程才會最輕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