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7,643人,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為了及早發現,114年起擴大篩檢對象至45至74歲民眾及40至44歲具家族病史者,可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大腸癌存活率高,民眾應多利用篩檢資源,並注意飲食均衡及規律運動,守護腸道健康。
早期大腸癌沒有明顯症狀易被忽視,但經由定期糞便潛血檢查可幫助及早發現異常,阻斷癌症發生或惡化,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實證顯示透過定期篩檢及早確診、及時治療,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非常簡單,不具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需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醫療機構,等待篩檢結果。
林莉茹組長特別提醒如果已經到了有臨床症狀才去做檢查,大部分都已經達到二期以上,因此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2年內未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者,儘早接受篩檢,除了定期篩檢外,若檢查結果異常,應儘速安排大腸鏡檢查,檢查時若發現息肉可立即切除,從而有效阻斷癌前病變的進一步發展。
大腸癌的發生與生活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國健署建議民眾在新春佳節期間掌握「3多、3少、3去」飲食原則 :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在享用美食的同時,多食用蔬果、減少紅肉及加工肉類攝取,並保持規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