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國臺圖國內訪問學人專題報告 分享臺灣史與新詩成果

2025-01-24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國臺圖曹翠英館長(右四)與四位國內訪問學人、兩位與談人合影(國臺圖提供)

國臺圖曹翠英館長(右四)與四位國內訪問學人、兩位與談人合影(國臺圖提供)

 

國立臺灣圖書館22日舉辦113年國內訪問學人專題報告,共有四位優秀訪問學人獲得獎助,他們分享研究成果,聚焦於戰後臺灣飲食文化史與臺灣新詩,展現了臺灣歷史與文學研究的多元成果。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班呂維哲以〈苦澀的瓊漿玉液──以歷史的角度剖析金門酒廠的成功與代價〉將金門酒廠的發展放在臺灣戰後歷史脈絡檢視,並探討金門高粱如何成為國人對金門的第一印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許茹茵〈戰後臺灣出版之西式餐點食譜書的發展(1945-1990年代)〉則聚焦在戰後臺灣西式餐點的食譜書分析,及當時社會經濟的變化;文學方面,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林宇軒討論臺灣千禧世代詩學生態,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林妤則以〈臺灣現代詩的轉生術「跨媒介」介入的展示策略〉為題,報告博士論文部分研究成果,兩位學人都不約而同討論臺灣新詩,也為新詩指出新的研究方向。四位學人以新材料與提問,增進對臺灣史學與文學了解,也豐富臺灣學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國臺圖曹翠英館長表示,飲食本身就是一種文化,透過舌尖味蕾的感受是一種生活化的文化,帶給人們不同的生命體悟,另外也提及周夢蝶認為「詩乃門窗乍開時,一笑相逢之偶爾」,表示詩是感動人心的入門,並現場朗讀創作新詩,以呼應學人研究題目,也期許未來有更多青年學者投入臺灣學研究,帶動承先啟後的效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