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守護兒童健康,臺北市衛生局提供3歲以上、未上小學的學齡前兒童,每年1次口腔、身體、視力或聽力篩檢服務,預計3月3日開跑,將由16家合約醫療院到幼兒園進行檢查,未就學兒童也可自行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預約社區場次,呼籲家長踴躍讓孩子接受篩檢。
衛生局健康管理科科長林雪蘭表示,學齡前兒童健康篩檢服務能及早發現孩子的健康異常,像是在113年提供5萬6,196名學齡前兒童篩檢,其中視力篩檢異常率為17.22%,較112年18.25%下降;口腔篩檢異常率為27.91%,相較103年的54.85%,已連10年呈現下降趨勢。衛生局114年委託16家合約醫療院所進入幼兒園篩檢,篩檢項目包括滿3歲以上至未滿4歲兒童進行身體、口腔及聽力篩檢;滿4歲以上至未上小學兒童則是身體、口腔及視力篩檢,身體篩檢內容包含體位判斷、頭頸、眼位、胸廓、心雜音及泌尿生殖等。篩檢當日請假或未就學的兒童,家長可自行向轄區健康服務中心預約社區場次,兩種服務管道,提供家長更彈性的選擇。
林雪蘭科長說明,為使篩檢順利進行,篩檢前請家長配合繳交篩檢意見回條,教導孩子認識E字視力表、NTU300立體圖篩檢(圖形)等篩檢工具,可幫助孩子熟悉狀況,並請於篩檢前一天早早上床睡覺,有助孩子情緒穩定;篩檢當日請讓孩子準時到校,穿著舒適衣物,配合醫療團隊與老師的引導;篩檢後如未通過篩檢或通過篩檢仍覺有異,請至醫療院所進一步複檢。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臺北兒科蘇雅婷醫師指出,兒童肥胖是重要的健康警報,很多家長會有「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但研究指出,過胖的學齡前兒童有半數機率在成年後也會過重,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病的風險,甚至罹患憂鬱症的風險也高出2到3成。因此,今年健康篩檢如果幼童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百分位在95以上,將會轉診到專科醫師進行診治。另外,除了過重孩童外,假若身材較為矮小的孩子也須關注,透過篩檢早點發現異常,儘早治療,能預防或矯治兒童成長的偏差及減少後續龐大的醫療費用。
此外,衛生局表示,臺北市配合衛生福利部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1次牙齒塗氟及國小學童臼齒窩溝封填保健服務,並加碼提供國小1年級學童入校塗氟服務及窩溝封填掛號費補助,視力篩檢疑似異常的兒童,也可持篩檢單至165家「臺北市高度近視防治服務」合約眼科醫療院所免費複檢。「臺北市學齡前兒童整合性社區篩檢」可上衛生局網站查詢,或洽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