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教育局舉辦113學年度第2學期公私立中等學校校長會議,以「從傳承典範談校長的角色與職能」為題,探討時代變遷下如何創新角色的價值,並分享於校園中實施科技教育、國際教育、親師合作的經驗,以共築臺北十大好學校園。
教育局局長湯志民在會議中說明北市教育的重要政策,國際教育方面,成立「臺北市國際教育中心」,承接四大任務,包含強化國際教育人才培力、推動國際化課程、促進跨國教育交流合作,以及提供完善支援機制;目前共有57所學校與134所國外學校締結姐妹校,補助國際交流案總經費高達1500萬元。此外與政治大學合作開發「臺北市雙語通訊」電子刊物,將雙語教育與國際視野緊密結合;目前已有33所高中職學校參與國際課程,超過5000名學生因此受益。
在創新教育推動上,臺北市發布全國首本「STEAM學習誌」,跨領域學層的STEAM教學範例,讓教師輕鬆上手,帶領學生以跨域學習方式,進行以「科技知能為基礎」的STEAM議題探討或專題製作學習活動。在學校硬體環境改善方面,自114年起,分三年投入約8.1億元經費,改善學校課桌椅及置物櫃,同時推動「親師交流道計畫」,建置多功能親師交流教室,營造溫暖友善的校園文化。
湯志民局長也勉勵中等學校校長們,面對校園中的各種挑戰,學校必須更加緊密地經營親師關係,共同解決學生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因此,持續推動親師交流計畫,將親師合作機制經營成校園教育的基石,在這個計畫下,教育局鼓勵教師主動與家長聯絡,實現互相瞭解和支援;透過盤點校內餘裕空間,打造溫暖的的訪談環境;規劃談話主題,使教師與家長在這些環境能夠進行支援一對一或一對多的深入對話。期望透過親師交流與協作,使校園能變成更能維繫關係與發揮親師合夥力量的地方,讓學生感受更大的支援與關懷。
教育局指出,本次會議規劃二場專題講座,由教育部前常務次長陳益興主講「校長角色職能認許與詮釋」,期許校長們用心經營學校,成就每個孩子,提供學生適性揚才的教育環境,公平正義的教育機會,傳承校長一以貫之的典範。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羅燦煐主講「性平修法重點及相關實務」,探討性別平等教育法及校園性別事件防治準則對行政程序之規範及實務上處遇重點。
教育局並表示,校長會議安排四場實例分享,蘭州國校長中黃偉鵑分享「從低谷到翻轉:用興趣與愛打造家庭重生的契機」;百齡高中校長張盈霏分享「新興科技學程與AI在自主學習的應用」;數位實中校長賴宏銓分享「虛實混成教學:數位實驗高中的實踐與挑戰」;大安高工楊益强校長分享「國際教育交流創雙贏」。藉由不同實例分享,結合各領域的知識與經驗,實踐培養未來人才的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