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
生活

紐西蘭原住民特展倒數 借鏡毛利人追求人權之路

2025-02-12 發佈 曾鈺羢 臺北
《懷唐伊條約》共計有9份,包括8份毛利文版、1份英文版;其中2份為羊皮紙、7份為紙張。(人權館提供)

《懷唐伊條約》共計有9份,包括8份毛利文版、1份英文版;其中2份為羊皮紙、7份為紙張。(人權館提供)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正舉辦《真誠守護:紐西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銀幕敘事》特展,精選5部影片,呈現毛利人爭取土地正義與身分尊嚴的艱辛歷程,希望提供臺灣爭取轉型正義與人權的借鏡,展覽到3月23日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歡迎民眾參觀與欣賞電影。

 

 

《真誠守護:紐西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銀幕敘事》由人權館主辦、紐西蘭商工辦事處協辦,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理事長林浩立擔任策展人,林浩立表示,對於紐西蘭與臺灣雙方的原住民來說,公義、正義的爭取與追求都是未竟之事,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促成臺灣原住民跟毛利人的對話,並藉由影像的力量,看見民族真實的反應,而他認為,跨文化的溝通儘管困難,卻是非常重要的工程。

 

人權館表示,《真誠守護:紐西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銀幕敘事》特展從毛利人登陸紐西蘭談起,介紹原本居住在「長白雲之鄉」的毛利人,面對18世紀開始移入的歐洲墾殖者,彼此之間從貿易、合作到衝突的多重互動;以及在英國殖民治理下,毛利人雖曾試圖透過簽署獨立宣言及《懷唐伊條約》維護主權,卻仍在經濟與社會層面遭受不平等的歧視與對待,土地、語言及文化快速流失。

 

展覽主軸包括「毛利之地」、「在翻譯中流失的主權」、「壓迫與抵抗:風起雲湧的毛利社會運動」、「未竟的歷史正義之路」4大單元,並透過劇情片、紀錄片及影像報導等多元的銀幕敘事作品,展現毛利人在面對殖民創傷與不義時,除爭取體制內的道歉、賠償與和解,更致力於從毛利文化價值的基礎訴說真相。

 

《真誠守護:紐西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的銀幕敘事》特展展期到3月23日,相關訊息可上人權館官網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