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創校60多年來規模最大的建設案「共善樓」16日隆重啟用。逢甲大學校長王葳表示,共善樓的完成代表逢甲大學對高等教育的堅持;而在隈研吾建築師共善精神的設計與打造下完成的共善樓,是一座謙和而宏偉建築,代表的是逢甲大學對這塊土地與高教的信念,希望栽培每一個學生,因為逢甲的教育從而有更高勇氣,面對人生各種挑戰。
逢甲大學校長王葳致詞時表示,今天是逢甲大學創校63年重要歷史的一刻,感謝土地上師長與教職員工努力,開啟逢甲高教新的扉頁,逢甲會永遠為高教而努力,照顧每個學生,讓他因夢想而偉大,期待並祝福逢甲共善共榮。
校長王葳表示,共善樓的完成代表逢甲大學對高等教育的堅持;而在隈研吾建築師共善精神的設計與打造下完成的共善樓,是一座謙和而宏偉建築,代表的是逢甲大學對這塊土地與高教的信念,希望栽培每一個學生,因為逢甲的教育從而有更高勇氣,面對人生各種挑戰。
臺中市副市長黃國榮也表示,共善樓是一座謙卑的建築,佔地廣大,但是容積率很低,實踐建築的謙卑與共善,不只人與人之間,是人與環境的共融共善,他稱共善樓是Amazing Building。
逢甲大學共善樓共有21間教室,有500、300、200人講廳,王葳校長說,共善樓提供學生教學、生活、學習之用;也提供大一學生通識典範課程、實踐大講堂,也有數位與知識的教室,希望從高中進大學的孩子領略大學之大是謂共善,對未來充滿機會與希望。
逢甲大學共善樓由國際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歷經 947 天的施工及無數次的會議,克服了材料選擇、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上的重重挑戰後落成。逢甲大學表示,共善樓採用「負建築」理念,以低樓層、環境融合的設計打造臺灣首座真正與自然共生的校園建築,也成為水湳經貿園區一大亮點建築。